俗话说,人无俭不立。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叮嘱后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崇俭抑奢的中华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古人笔下的勤俭之美,涵养勤俭之德吧! 身无长物 王恭①从会稽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我们生长在蓝天之下,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亲爱的同学,让我们一起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学习人物可贵的精神品质,放飞梦想,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吧! 任务一:夯实基础,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47分) 1.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8分) xióng wěi( )的泰山巍然yì lì( )于祖国大地上,lí míng( )时分,只见山间云雾缭绕,
[话题展示]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了幸福的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也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勤劳质朴的优良传统。请你以“田野劳动”为话题,把自己印象最深的田野劳动经历写下来吧! 秋风轻轻拂过田野,稻田里翻涌起金色的波浪,阳光洒满稻田,饱满的稻粒如碎金般闪着微光。上周末,我跟着研学队伍走进稻田,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大地仿佛正用独特的语
我的家乡在山东安丘市的凌河村,每年中秋过后到霜降之前,是我们这里的秋忙时节。除了收黄豆、掰玉米外,秋忙时节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出姜。出姜,就是姜农们把忙碌了一整年种植的姜,赶在霜降前从地里挖出来,放到姜井里保存,以便来年卖个好价钱。 秋忙的时节里,我们这些小孩子也不会闲着。每天做完作业后,我们便会来到田野里帮大人出姜。大人们一般会分派给我们削姜苗的任务,并给我们一张小板凳,一把小刀。接到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