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18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201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力争通过3个10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
中国服务贸易规模首破万亿美元 2025年2月,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2024年,中国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75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其中,出口31755.6亿元,增长18.2%;进口43482.4亿元,增长11.8%。 从结构来看,旅行服务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从故宫、长城、兵马俑、九寨沟等传统景点和自然风光,到
2024年赴波黑中国游客同比激增145% 新华社萨拉热窝2025年2月7日电,波黑国家统计局2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波黑共接待外国游客137.7万人次,同比增长14.8%。其中,中国游客达到近7.5万人次,同比增长145%。 数据显示,2024年波黑国内外游客总过夜次数达到400.3万次,同比增长8.5%,其中外国游客过夜次数增长11.9%。 萨拉热窝州旅游局负责人法兹拉吉奇在接受
自2017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次出席达沃斯论坛活动并发表重要演讲,既从历史长周期分析把握规律,又从细微处洞察事物变化,把准时代脉搏,作答时代之问,为人类发展进步指明航向。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当全球政要和商界、学界、媒体领袖再次集聚瑞士达沃斯,参加于1月20日开始的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这一时代的叩问,愈发强烈和急迫。 地缘冲突延宕,多国政局动荡,经济复苏乏力。人类命
开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牢记嘱托,增强信心、奋发有为,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劈波斩浪、坚定向前。 “2025年,我们将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 开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牢记嘱托,增强信心、奋发有为,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劈波斩浪、坚定向前。 坚定
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动能。 2025年春节,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国产大模型以“小成本办大事”的高性能惊艳全球,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持续深化、科研技术加快落地的生动写照。 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科技创新中蕴含巨大的价值,只有落到产业上,才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近
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令世人真切感受到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中国制造业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速升级,制造大国正大踏步走向制造强国。 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嫦娥六号”实现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实现商业首航;重型燃气轮机研发不断取得新突破;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成功点火;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超深水大洋科考钻探船“梦想号”入列;全球首套5G及6G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有标志性科技成就。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往往在大国重器中得到集中体现。近年来,从东部沿海到西部戈壁,从祖国北疆到南海之滨,从广袤宇宙到幽微粒子,一大批闪耀着中国智慧、凝聚着中国力量的大国重器不断涌现,展现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底气。一项项接连问世的大国工程,一个个身怀绝技的大国重器,正在彰显着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活力、实力! 大国重器,是指拥有高度自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