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直主导着美国国家治理体系。但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和新的大国竞争的过程中,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表现得越来越力不从心,造成美国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美国社会就业率下降、贫富分化加剧、技术创新能力衰退、贸易逆差扩大和供应链脆弱等一系列问题。从奥巴马到拜登,三任美国总统从不同的角度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试图通过加大
摘 要 美国的延伸威慑是韩国安全战略的重要基础。随着朝鲜核导能力的持续发展以及地区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韩国国内对美国延伸威慑可信度的质疑日益加剧。对此,美韩双方近期对延伸威慑模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整体来看,韩国在美国延伸核威慑体系中的参与度明显提升,美韩效仿“北约式核共享”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一进展与韩国以核武器威慑朝鲜的迫切需求以及美国威慑战略的调整密切相关。然而,从美韩之间的协商进程、《不扩散核
摘 要 人类开发利用太空水平的提升催生了各类太空问题,而当前太空治理仍存在困境。国家主义范式或多元主义范式的治理成效均不尽如人意,其共性原因在于:治理行为体受工具理性理念影响,易忽视太空这一全球治理新疆域的公共属性;源自西方的工具理性理念压制了非西方经验的应用,导致治理共识上的分裂。与之相对,源自中国的关系性理念可提供有益补充。尽管关系性理念在接受度与有限性方面仍面临挑战,但其指导太空治理方面的实
摘 要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塑国际格局的关键,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大国竞争形式,技术权力成为大国战略竞争尤其是中美竞争的焦点。中美数字竞争塑造着欧盟战略自主的国际环境,驱动欧盟的数字战略呈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权力政治逻辑转向。“数字主权”成为欧盟数字战略的主轴,对内支持关键数字技术发展、优化创新生态、塑造统一内部市场;对外拓展欧盟数字技术价值和规范、争夺国际技术标准、与盟友和伙伴构建技术联盟体系。
摘 要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不仅受到自身(国内)经济要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全球价值链上其他环节和阶段(国际)经济要素的影响,而以国内制度创新和自由贸易协定嵌入相协同为特征的制度型开放,能够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优化经济要素,高度契合了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对经济要素的“链”式系统性需求。本文从制度型开放本质内涵和特征出发,在采用机器学习文本分析、异步网络爬虫、动态综合评价等方法对省级制度型开放水
摘 要 本文借鉴Buera & Oberfield(2020)的数理模型,将生产率分布内生化,通过分析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探讨国际技术溢出视角下中间品进口影响技术跨越式进步的理论机制。基于2005—2021年全球半导体领域的专利数据构建专利引用网络,本文运用PageRank算法测度专利的网络中心度,以此测度经济体—行业层面的技术跨越式进步,实证检验中间品进口对一国(地区)实现技术赶超
摘 要 近十年来,印太小多边安全机制逐步发展壮大,已成为影响地区局势与安全架构的关键因素之一。日本作为诸多小多边机制的重要推动方,通过与其他成员国塑造共同身份、引导议题设置、修补美国与盟伴国家关系等路径,在机制构建与发展方面发挥了其独有作用。从本质上看,日本推动印太小多边机制的动力在于更好地推进其国家安全战略。日本意图借助小多边机制夯实本国防卫力量、巩固并强化日美同盟,通过与其他成员国营造共有威胁
摘 要 2012年日本自民党再度执政以来,面对中国迅速崛起,为与中国加强对东盟的战略竞争,安倍晋三政府提出印太构想。为实现该战略目标,日本政府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手段进一步丰富对东盟的公共外交政策,并将公共外交提升到战略高度。在印太战略背景下,日本对东盟外交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将重点领域从“经济社会”转向“政治安全”。日本对东盟的公共外交随之发生重大变化,由注重塑造国家形象的文化外交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