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始终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语出我国古代典籍《礼记·礼运》,是儒家思想关于理想社会的重要表述。原文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谈起莲花,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众人皆为它在水面之上的绰约风姿、高洁气质而赞叹不已,却极少留意到水面之下,它扎根于淤泥之中,默默坚守、奋力生长。 周敦颐盛赞莲花之美,因其虽出自淤泥,却能保持清白朴素,香远益清。而我却认为他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那便是莲花的根和基——那一方滋养它的淤泥。淤泥虽看似污浊不堪,却为莲花的生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养分,是莲花生命力的来源。 而且
面对高考作文题,考生认识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是决定笔下作文质量的关键。考生思维品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文的优劣。发展好审辨式思维、因果式思维、聚焦式思维以及创新式思维四种能力,是提高考场作文尤其是议论文写作水平的关键。 一、审辨式思维 许多看法,都是局部的真理;许多观点,并不是非黑即白,我们必须避免不是真理就是谬误的简单思维,学会审辨式思维。比如对于下面这道作文题,
考点概述 近年来,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情境式命题成为趋势,主要考查考生在知识生成状态或应用状态的强情境之中的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能力。纵观近3年的高考命题,语言文字运用题不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前沿、生产生活实践等,把课本知识与“具体真实的世界”联系起来。这类题除了考查语言文字基础,还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表达与交流问题。 试题演练 1.阅读下面的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无论是评价人物,还是评判事件,都难免会有动机论和结果论之争。那么以动机来评判和以结果来评判究竟哪个更合理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1.分析材料 在评价人物和事件时,人们常常会陷入动机论和结果论的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屈原之言如洪钟大吕,惊醒我们评判事物的心灵。在评价人物与评判事件的漫长历史中,动机论和结果论的争鸣从未停止,究竟哪一种评判方式更为合理,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动机是行为的起点,是心灵深处的火种。看商鞅变法,其动机是富国强兵,改变秦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他不顾旧贵族的反对,力推新法,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的壮志雄心,
春之艳华,秋之硕果,自然界以它的独特韵律演绎着生命的成长与凋零。我们人类也如树木的拔节生长,内心的动机犹如深植的根脉,外在的结果则似繁茂的枝叶。而在这生长的过程中,审度成为了贯穿始终的关键。 动机,乃行为之根源。它犹如一颗种子,深埋于我们的内心,促成我们的行动和选择。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无不以高尚的动机为指引,成就了非凡的人生。孔子怀着“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动机,周游列国,虽四处碰壁却矢志不渝
2024年11月,电商平台上20件来自国资央企的大国重器隆重“上新”,产品涉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热度爆表。一根头发丝上铣出7个字母的金洲0.01mm极小径铣刀,全球首台会“爬陡坡”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永宁号”,一天能横跨三省、百公里消耗远低于机票费用的祥云飞艇,等等,让浏览商品详情的网友们直呼“太帅”,忍不住一键收藏,有网友笑言“你敢上架,我就敢下单”。大家感受着中国科技
2025年1月,海外视频平台涌现大量教程,指导用户如何在中国电商平台购物,这种“反向海淘”引发不小关注。曾经,不少国人热衷“海淘”,如今“反向”二字,照见新的世界格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海外零售电商市场规模预计达3万亿美元,纵使远隔重洋,依旧难挡“中国制造”的抢购热潮。“反向海淘”掀起热潮,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制造的实力与魅力。过去很长时间,“便宜”几乎是中国产品的唯一竞争力。今天,物美价廉已是
2025年1月24日是国际教育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人工智能”定为今年国际教育日的主题,就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地位展开全球探讨。此前,人工智能辅助写作在学术界引发争议,复旦大学首发国内高校“AI禁令”…… 人工智能在教育事业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在推广应用中显现的诸多问题需持续观察。在强调自主学习的当下,人工智能或许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探索,也可以增进师生沟通,弥补知识储备、理解能力等方面的
有MCN机构利用人工智能程序日产上千篇虚假新闻,导致大量不实信息在网上病毒式传播;某小说平台账号依靠AI“创作”,每日更新十几本电子书,行文却逻辑不通、辞藻空洞;医学论文因使用AI生成的虚假配图而被撤稿……当前,AI生成、伪造或篡改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大量粗制滥造、真假难辨的“信息垃圾”,引发了关于“AI污染”的讨论。“AI污染”会让网民陷入认知幻觉。在某知识分享平台上,看似
“中国科技重大突破,宣告石油时代就此接近尾声”“能源科技重大突破,二氧化碳一步变燃料”“中国一块钱打火机横扫全球”“国产光刻机来了,芯片‘白菜化’在即”……社交媒体上,不少博主要么照扒相关单位的例行公示,自行换上耸人听闻的标题;要么截取只言片语故弄玄虚,动辄以“碾压”“终结”等夸张话术吸睛,将科技成果“爽文化”。 以“中国科技重大突破,宣告石油时代就此接近尾声”这个标题为例,文章内容是讲我国新托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郎朗的父亲说自己培养郎朗成功的其中一条秘诀是: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这引起了家长们的热议。 家长甲说: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培养孩子确实要尽早、赶快,要尽可能地早学、多学。 家长乙说: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培养孩子不能求快,求快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再说,像郎朗这样成功的又有几个? 家长丙说:是啊,梁启超先生说过,学习不必求猛进。
原作雏形 (命题材料所论并非孩子成长的快慢,而是身心健康。作文立论存在问题,需要调整。标题应根据中心论点的调整进行修改。) “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这是郎朗父亲的教育心得。于是,有家长仿佛得到“教育宝典”一般,试图“复制”郎朗父亲的成功教育。但是,一味追求速度的教育方法真的能诞生更多的“郎朗”吗?教育的根本只是一个“快”字吗?(立意偏离命题材料所探讨的核心问题“健康成长”,中心论
“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这是郎朗父亲的教育心得。于是,有家长仿佛得到“教育宝典”一般,试图“复制”郎朗父亲的成功教育,追求孩子的快速成长。但是,一味追求速度的教育方法真的能诞生更多的“郎朗”吗?(从命题材料落笔,引出问题。) 孩子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育不能一刀切,而应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郎朗快速成长获得成功确实令人羡慕,但正如有的家长所说:“像郎朗这样成功的又有几
任务锦囊 实用性阅读以逻辑思维为主,考生可以通过信息的获取、整合以及应用,明辨类型,分析效果。 1.依据文本体式展开思辨。实用性文本主要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等,或解释事物的原理、成因、关系、演变等,考生可以依据不同类别进行分析、评价。高考实用性阅读选取的材料大多关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考生阅读时要注意找出文本内关键信息与科学观察
高考作文鼓励考生表达深刻见解,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揭示原因,或是预测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给人启发,等等,视具体内容、具体观点进行具体分析。要做到深刻,考生在平时就要勤于思考,从不同角度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揭示本质 事物的发展、演变是有一定轨迹的,考生可以运用纵向思维思考问题,按照事物的轨迹去发现一个事物发生、发展、结局的根本原因、动力,
【写作示范一】 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探讨的主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我方认为:文明素质的高低取决于规矩是否严格、制度落实是否到位,提高学生文明素质理应管理先行。 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人在卫生轮值时消极怠工,对桶中垃圾散发的恶臭熟视无睹;有人高空抛物,全然不顾可能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还有人在网络上参与网络暴力,言语粗俗,毫无底线。那些受害者被无
【写作示范二】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对方辩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共同探讨如何塑造与提高文明素质这一重要议题。我方坚定地主张,文明素质的高低,本质上取决于道德素养的高低。因此,在文明素质的培育之路上,德育理应先行。 且看当下社会,违法犯罪现象屡禁不止,这难道是因为刑罚的威慑力还不够大吗?显然不是。就拿校园这个小社会来说,有的学生全然不顾他人安危,在校园里肆意骑车穿梭;还有对方辩友提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