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风清景明,云在天上走,云下的山野与河川就跟着它。 一群鸟排列着整齐地掠过天空,我就慢悠悠地在云下走啊走啊,盛一点悄然绽放的喜悦,想象着化作阿来笔下玉龙雪山的一片雪,化作一滴水,流过山水入画的丽江,路过彩云之南的多情洱海、碧蓝滇池;化作塞外的一粒沙,看出使前线的诗人带着一腔惆怅来到烽火台,一条长河缓缓流过大地,像诗人长长的思念;再化作一抹艳丽的晚霞,在夕阳西下的汴京登上鼓楼,感受一座热闹的动
作者自画 我是周梓睿,一个在文学海洋里逐梦遨游的少年。 在宁静的夜晚,有柔和灯光相伴,我总爱静静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读《繁星·春水》,品味冰心细腻笔触,感受她对母爱、童真与自然的深情赞颂;读《海底两万里》,跟随尼摩船长潜入神秘海底,领略奇幻瑰丽的海洋风光与惊心动魄的冒险。这些经典,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通往不同人生与世界的大门,不断激发我对未知的探索热情。 在华夏千年的文化星空中,王安石宛如一颗
作者自画 我的爱好是打羽毛球和跑步。在我的生命中,求知与探索是青春激昂的主旋律,无尽的未知赋予我生命的意义,而求知欲又将我引上探索的道路,通向更广阔的世界。我时常幻想那夜幕后的未知,那海面下的秘密,笔,就是我记录这些奇思妙想的工具。当然,在探索中,我也想以热血为青春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迹。 “自明初后的文风,皆以那唐宋为宗,让前后百年的书生,皆透着一丝平庸,看朱右(首倡唐宋八大家之人)手中来绘,细
你是否曾幻想过,自己是一滴水,在古老的石板路上跳跃,在清澈的溪流中流淌,穿过繁华的街巷,最终汇入大江海洋?本期,让我们跟随阿来的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探访古城,寻觅时光的温柔。 城市名片 美誉:高原姑苏 位置: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东部,金沙江中游,云南省西北部。 名人:木公、戴汝吉、周霖、和贵华…… 景点: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泸沽湖、束河古镇、虎跳峡、黑龙潭公园…… 美食:
380余年前的游记 徐霞客,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一生游历,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半河山。1639年的早春,他走到了丽江。 在丽江的16天里,徐霞客写下了8000多字的丽江记述,用诗意的笔触描摹了一幅丽江古城的早期风貌:“历象眠山之西南陲,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那时的古城已初具规模,四面八方的马帮商旅在这里中转交易,各民族相处和睦、多元文化共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总想给我的爷爷写点什么,在我的成长路上,他一直陪伴我,呵护我,爱护我。 记事起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济南的老人医院里,当时他正在办理出院手续。爷爷患有糖尿病,在医院里待了两年。奶奶说在我小时候,爷爷经常来家里看我,哄我,睡觉给我盖被子,修理玩具,那时我只是会哭闹的小孩子。现在他出院了,陪伴我的时间更多了,那张面孔也深深嵌进我的心里。 出院后的爷爷整天“长”在田里,忙于喂羊、喂鸡。每次吃饭他都是最
爱,如同早晨妈妈轻轻倒入保温杯的热水,温暖而细腻;如同奶奶每日精心烹饪的佳肴,滋养着我的身体;也像爷爷无论风雨始终坚守在校门口的那高举的手臂,给予我无尽的安慰与力量。爱,无声无息,却如涓涓细流,流淌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爸爸的爱,则如同一座巍峨的山,深沉而内敛,它藏在那温暖而坚实的背上。 夜幕低垂,如同墨汁般迅速渲染开来,将整个世界包裹在一片深沉的宁静中。姑妈家的欢声笑语渐渐远去,我无奈地回头,
星河长明,思念不息,怀念与亲人的温暖记忆,如同怀念一段永不褪色的时光。妈妈徘徊在来来往往的时光里,轻抚回忆的琴弦,无尽思念着那个一声一声唤她“妞妞”的祖父。 那是我只在照片里见过的“曾祖父”,他那满头直立的白发,额头上深深的沟壑,尤其是那长得探出眉骨的几根白眉毛,乍一看都让我害怕,我的直觉告诉我:他绝对是一个严厉的人。 但在妈妈的记忆中,曾祖父是一个“苦命”的人。他生于1927年的苦乱社会,祖
姥爷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果树,绿了又枯,枯了又绿,花开花落,四季变换,在姥爷的照顾下日益茁壮。伴随着这棵果树出现的是只风筝,雨燕样式的,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手工做的,不同色的布之间缝有黑线,主色是黑白相间的,但也穿插了些许艳丽的色彩……记忆的画面越来越模糊,人生的图纸翻回了那绚丽的一页,让我忆起了我的姥爷。 儿时,我的许多时光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一天下午,满地的斜阳从那竹帘子里面筛进来。微风轻拂着帘子,
指尖轻触琴键,音符如水滴涟漪般荡起,奏出一段舒缓而缠绵的乐曲。那一刻,我的成长具象化了。 追梦之惘 月光甩下洁白的水袖,飘进窗台,也飘进了我苦涩而焦灼的心。“最基本的手形都不对!”“怎么搞的?”“勤加练习吧”……钢琴老师的叹息声一遍遍地在耳边回响。那个夜晚的月光也显得有些落寞,当我刚伸出手想要触碰梦想时,它却显得那样冷淡而疏远。我在心里反复问自己:“我到底要不要继续学下去?” 我整个人瘫倒在
暮色降临,天空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仿佛被蒙上一层灰纱。冷风怒号,黑云翻滚,我不由得裹紧外套,加快脚步。路灯刺眼的光扎在我身上,路上的黑影越拖越长。我远远听到了“嘭嘭”的篮球声和人群的喧闹声。 进入篮球场,我脱下外套,起身比赛。比赛开始,敌我双方球员都积极拼抢。我抢断一个传球给了队友,他投球不中后,我又挤进满是长臂的篮筐下竭尽全力再次抢到球,又利用队友的掩护将球投入筐内。身体间的碰撞不断进行,我们的
戏台上悲欢离合,戏台下动情至深,推杯换盏人已暮,凄凄悲悲又一生。曾经,镇里老人以戏剧为乐。 穿过白茫茫的寒雪,沿东风走过隐秘的花丛,只见冬梅已零零散散。严冬的宋埔镇,街上的行人也消失了。听村里老人说,村口曾有个四川人操演川剧,是个年迈之人,收了几个徒弟。小时候,我还听过他的戏。 每每“阴晴圆缺”时,柔光亮起,那是人们在听戏。只是简陋的木板戏台连着技艺精湛却简单粉饰的道具,总能让一群老人坐成树桩
不远处新修的蜿蜒铁路,在麦浪起伏间若隐若现。今年夏天,我在乡村看到了太多新的风景。 外婆家在苏北的一个乡村,模糊的记忆中,从前一路回去的风景都是泥泞的石子路和路旁杂乱而又茂盛的树木。快到村口时,车旁还会有几头牛羊漫步。在村口站定,眼前是一片低矮的平房,红色的砖块裸露在外,除了几条小路,其余的每一寸土地都种上了农作物。路边有野花点缀,远处麦浪起伏。 记得农忙时节结束,一大早起来,外婆先在院里的水
古诗文改扩写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常态化的课程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文体训练。 新课标中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等列为语文核心素养,古诗文改扩写正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最好涵养。在对古诗词的赏读和改扩写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思考,充分发挥联想想象,再通过文字,把自己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体现出来,思维得到了训练,也获得了较好的审美体验。 王维《使至塞上》一诗收录于统编教材八
灼烧了一日的夕阳垂在天际,染上几点橘黄。同行的人皆闷不作声,低着头忍受炎热,寂静中只有车轮声轱辘地响着。不远处,几座烽火台隐于沙丘之后,若隐若现,唯有一缕狼烟瞧得真切。 就在半月之前,圣上命我为监察御史,差我去前线慰劳边关守军。听起来风光无限,却是万里行程,路上暗藏凶险,人人避之而不及。其他官员嘲笑或怜悯的眼神毫不掩饰,直直扎在我的心上。我暗叹,心中憋闷的那一口气怎么也吐不出来。 圣上的意思很
城池隐没在青色的雨幕中,高起的檐角挑起了雨帘。柳絮飘过青砖,飘过黛瓦,飘向城外西北处的山丘。天尽头,是若隐若现的城池。王维伫立在马前,到了。 一 “王维为大乐丞,被人嗾令舞黄狮子,坐是出官。黄狮子者,非天子不舞也。”伶人舞黄狮,牵涉到当时敏感的皇位问题。王维因此受到牵连,被贬到济州。开元二十四年,王维回到长安,一年后一道圣旨降下——“王维迁为监察御史,奉命出使凉州,察访军情,赴边疆慰问戍边将士
夏日显然还没有褪去它那火辣的余温…… 表面还没烧得滚烫的蛋黄色朝阳拨开东方叠积的云霭朝霞,缓缓地,庄严肃穆地走上当空,宣告一天的开始。 整个开封城也渐渐从长夜中走出——这座古老的都城开始活动筋骨: 鼓楼夜市旁边的店铺都要开了,早餐店老板解开了门锁;华莱士打开了全屋灯光;牛肉汤店也要点火熬汤了……整座城市的齿轮开始转动…… 晨曦中的鼓楼刚刚梦醒。曾经,它是皇权的宠儿,政治风云的见证者。如今,
我如愿以偿地站在了丝绸之路上。 这里是沙漠的边缘,但黄沙之上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有人站着闲聊,有人摆摊,有人购物,还有人拿着手机驻足拍照。 骆驼像一座小山一样站立在我的面前,不紧不慢地嚼着嘴巴,看着我。高挺的驼峰上披着暗红色的毛毯,中间那厚实的皮坐垫似是在邀请我上去。拉骆驼的大叔穿着红蓝相间的长袍,大概四五十岁的样子,脸上有许多胡茬,皮肤因长期的阳光照射而变得黝黑,风沙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成了
文物本无言,但它们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种诉说,讲述了历史的轰轰烈烈,讲述了那些伟大的“小人物”的一生,令人肃然起敬。 故宫里有一件文物,通体金黄,上有金球,球面缀有点点珍珠,下方是九龙珠环绕的四足金支架支撑球体,这是清代的天球仪。参观时,初见只知其贵重,再细看,上面竟有小小的文字:天狼、紫微……原来,珍珠连缀,乃是无数繁星汇于金球之上,金光璀璨,闪耀天地!一时间,我仿佛进入这金球之中,发现自己立于旷
红线凌云,青云相接,纸鸢摇满晴空;纸花如雪,声驰碧落,我抖线放轴,火凤在天,熠熠生辉。风吹麦浪时,给予风筝飞行的动力,给予我向前的勇气。 风吹麦浪时,爷爷正在教我弯风筝竹骨。我将双手扣在竹条两侧,火苗燃烧竹条,炙热的空气扑面而来,烤得鼻子难以忍受。忍受着焦烟灼眼的疼痛,随着红光一闪,我用力一折,碳化的竹条被生生折断,支出的刺猛地扎入手中。我吮着血的腥甜,看着风吹麦浪,感受到的只有无力与刺痛。
人生沿途多漫长,幸运遇见你——那处最懂我的美景。 ——题记 “一生或许只是几页不断在修改和誊抄着的诗稿,从青丝到白发,还在灯下。”匆匆岁月,她似星光般的眼眸,在万千山河的回忆中划出一道不可磨灭的痕迹。人生沿途,她最美的风景我以笔描绘…… 年少时,我曾好奇:年轻时的母亲是什么样子?外婆模糊的声音似乎从记忆的旋涡中传来,年幼的母亲生来便像个瓷娃娃,白皙小脸透着淡淡的红,柳眉俏弯,眼眸中似乎藏了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这个广袤的世界中,旅程不仅是地图上点与线的交汇,更是灵魂深处的对话。最好的成长,往往发生在每一次的出发与归来之间。于我而言,这片养育我的三晋大地便是最好的成长空间。 漫步于晋祠博物馆,四周苍劲的树木散发出古朴的幽香,酣睡的枝梢诉说着岁月的繁华。向前行,鱼沼飞梁映入眼帘。桥面设计独特,东宽西广 ,南北下行,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鹏鸟。桥身上有匠人精雕细刻的花纹。起手,轻抚
“遥忆故园湖光秀,只教烟柳待故人。”稀稀疏疏的雨,不偏不倚落在公园的湖面上,青色的莲蓬在雨中摇曳,似乎很是享受,淡淡的莲子香散在清冷的空气中,不禁令我回味那个朦胧中若隐若现的家乡——江南。 那里的墙被笼罩在烟雨中,白墙黛瓦间流淌着清清雨水,那里的乌篷船与船桨在清亮的湖水上留下了精致的水纹。我的心里一直放不下那里的小桥流水,也放不下那莲子的清甜,那淮水的温柔,更放不下两岸的人家。如一滴浓墨滴入我的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语文学业考试作文考题的命题方向逐渐由向外探索转变为向内自省,观照学生成长中的情绪和情感问题,鼓励学生表达最真实的思考,引导学生理性看待成长,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写作的语意逻辑,锻炼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和思想表达的能力,兼顾了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育人功能和学业考试的区分功能,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
关 雎 [先秦]诗经·国风·周南 关关①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②,君子好逑③。 参差④荇菜,左右流之⑤。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⑥。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⑦。 【注释】 ①关关:拟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②窈窕淑女:贤良美好的样子。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
王安石和曾巩都在诗文上有极大的成就,也都是宋朝重要的官员,都曾造福一方。王安石还主导了对北宋影响至深甚至千年之后依然让人争辩不休的“王安石变法”。回首千年,两位大家的人格、诗格,都让人追慕不已。 变法之前的王安石 徐琳玲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故又有“王临川”之称。 成形于唐、完善于宋的科举制度给中下层读书人打开了一扇通过往帝国权力机器的大门。临川王家最初只是普通的自耕农,直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是时序的标志,也是民间传统节日,包含着某些风俗和纪念的意义,自古以来就是备受重视的一个节日。 小编眼中的清明节是什么样的呢? 小时候的大场面 @清 扬 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人们春耕播
语文老师讲古诗词遇到杜甫的诗作,言必称“窝囊”,说他生活困苦,颠沛流离,仕途不顺,频繁落第,又寄居他乡,家中巨变,小儿饿死,为父之责,贫寒之家,饥妻馁子。作为学生该如何反驳? 张佳玮答: 这位老师还真未必说错了。窝囊,未必是说杜甫是懦夫,该是说杜甫处境窝囊。处境窝囊与成就伟大,不矛盾。或者正因为杜甫处境窝囊,才成就其伟大呢? 《新唐书·杜甫传》很明白地写了杜甫诸多倒霉情状: 少贫不自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