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珠会顺着叶面滑落,蝴蝶破茧需要经历必要的挣扎,生命有自己的节奏。当我们总想用“修剪盆栽”的方式塑造孩子时,或许就该放下剪刀,学会接受成长本来的模样。 热带雨林中斜叶榕的种子落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一边吸收养分,一边独立生长,最终自成森林。同理,教育不是代替孩子成长,而是为其提供土壤和阳光。芬兰教师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相信孩子能行”。他们给小学生自主规划作业的权利,结果这个人口小国却培养出无
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要求,“县级教育部门要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用好开学重要时段,每学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等学生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规范运用测评结果,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本文就县域测评工作流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尝试进行梳理和探讨。 ▎3个关键点影响测评工
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在咨询室接待来访的初中生时,常常会看到这样令人心疼的场景:孩子们在老师面前难以抑制地哭泣,倾诉着内心深处的痛苦与迷茫。他们深感父母对自己缺乏理解,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诸多困惑,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处理、自我认知迷茫等,却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与引导,只能独自承受。每当目睹这些场景,我的内心总是充满怜惜。这不禁让我深思:作为父母是否真正尝试过站在青春期孩子的独特视角,去深入洞察他们所经历的
“爱满天下”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陶行知先生认为,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孩子们的成长都不能缺少适当的“营养”,只有保证这一基础条件,才能实现好的创造力。因此,教育的过程离不开爱的滋养。 爱的约定 挖掘潜力 在教育心理学中,可塑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具有发展和改变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在培养学生可塑性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
老师是儿童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呵护者和指导者,教育的精髓在于敏锐、精准地识别他们的独特性,为其提供细致的指导,用爱滋养、用智护航,全面融入他们的成长历程。 ● 一个可爱又矛盾的孩子 同学小乐,是一个即将升入五年级的男孩,他学习较为吃力。身为他的语文老师,我注意到他的阅读节奏缓慢,每分钟仅能读约50个字,而同龄的四年级学生每分钟可读255.85个字,在叙述事情时,他往往难以连贯地表达,只能零星地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每一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他们以独特的光芒照亮自己成长的道路。然而,有这么一群特别的孩子,因种种原因在人际交往与自我表达上遭遇更多的挑战与障碍,他们就是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儿童又被人们叫作“星星的孩子”,他们通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的夜空中独自闪烁。南京市汉江路小学通过实施全员导师制,为孤独症男生量身制订成长方案,38名导师构成的团队不
“老师”与“妈妈”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据着非比寻常的位置,妈妈的身份让我们对生命、亲情有更深刻的理解;老师的角色让我们将热爱、理解给予学生。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既是老师,也是妈妈。很荣幸,我就是这样的老师,也是这样的妈妈。 ▎可怜天下父母心 刚休完产假,我就接手初二班主任的工作。每天一打开互联网平台就会跳出小新妈妈的消息:“张老师,想跟您说一下,小新戴角膜塑形镜,又戴镜框眼镜,可不可以把他的座位往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检查作业几乎是每个家长都绕不开的环节。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原本应该是充满爱与陪伴的亲子时光,却逐渐演变成一场充满压力和冲突的“试炼场”。家长们眉头紧锁,孩子们如坐针毡,双方在作业本的方寸之间,似乎隔着一道无形的鸿沟。家长到底该不该帮孩子检查作业?该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检查作业呢?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陪伴孩子学习的家长。 事实上,家长检查作业并不能片面地区分对错。作业是老师课堂教学
艺术疗愈心灵 艺术创作是自我意识的表达,艺术作品能反映创作者的心理状态。相较于语言表达,这样的方式更容易展现人们真实的心理状态。同时,人们对艺术作品往往会产生情感投射,当事人对作品的情感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当下的心理状况,这有助于心理分析师对当事人的心理进行观察和引导。艺术创作的过程本身是一种形式上的心理疗愈,人们会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重新梳理自己的情感需求,整理和修正一些不必要的情感冲突。因为
我们生命中有很多美好的时刻,可能是大自然中一个美妙的场景、一件美丽的事物,也可能是一幅温馨的画面,一段美妙的声音,一种温暖的感觉,或是实现一个梦寐以求的目标,这些美好让我们能更好地感知幸福。用艺术的手段记录这些美好的时刻,能让我们拥有蓬勃向上的人生。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助力学生在中学时代形成更完善、丰富的人格,学校以表达性治疗为依托,开展各项研究和心理实践活动,取得
“考试”——听到这个词,你是不是也感到心跳加速?对初中生来说,学习和考试几乎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而考试焦虑就像是如影随形的“怪兽”。一项针对初中生的调查发现,超过70%的学生在考试前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焦虑。焦虑不仅影响考试成绩,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那么,出现考试焦虑,该如何应对呢? ▲ 认识考试,探秘考试焦虑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影响范围广、效率高、同质性
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克指出,对孩子而言,父母离异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许多孩子会因父母离婚产生心理负担,情感与意志力变弱,难以正确认知周围人、事及社会。长期缺乏父母关心的孩子,更易出现心理问题,如产生被抛弃感、缺乏归属感,在人际交往中易出现自卑、逆反心理,害怕失败而丧失学习信心。虽有少数孩子不受影响,但大多数孩子易受环境和家庭影响,情绪自控能力较差。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个体的优点、长处及提升个体的幸福
如今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都期望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长。然而,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辨析能力差,缺乏生活经验与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家长常因工作繁忙无暇照管孩子,导致孩子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教师可利用班会、夕会、晨会等时机,针对实时事件及时解决问题,从单纯传授安全知识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创造安全的环境和条件,灵活选用教学活动与组织形式,让孩子在玩中获取安全体验,使其明白意
▎活动背景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指出,教育部门要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进学校活动,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宣传教育。如今,被骗已经不是简单的人际危机问题,更是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的引爆器。中小学生存在防范意识弱、分辨能力差、情绪易冲动、社会经验缺乏等特点,是很容易被骗的群体;新闻媒体报道的中小学生被诈骗案例日益增多,已不容小觑,为此,特设计这节心理课。 ▎活动目标
▎活动理念 小学高年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题是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体验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力量,从而唤起学生创造生命价值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本课以绘本故事《一片叶子落下来》为线索,展现叶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一生,在故事营造的情境中展现四季之美;通过举办撕树叶、拇指拼贴画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探索生命的独特之美、丰富之美、成长之美、守候之美,在拥抱生命之美的同时,
自我意识是指人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控制,心理健康与自我意识有一定的关联。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心理问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自我意识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的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以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指导的自我意识系列课程总和,包括理论指导课程、实践体验课程、亲子辅导课程等。该课程紧密贴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心理需求,具备完整的课程要素,
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小挑战。因此,探索一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有效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势在必行。耕读教育作为一种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深钻细研,厘清耕读内涵与价值 何谓“耕读”?“耕读”二字取自“晴耕雨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心育资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滋养和引导作用。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课堂,既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深厚的价值根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又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形成稳定的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 翻阅大量参考文献发现,大多学者从宏观角度探索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从微观心理课堂教学的
《易经·系辞》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其中“形而上”是指人类的理念、观点、信念、意志等品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对正向的爱和善意很敏感,美术教师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是美育的前提。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拥有积极心态的教师是懂得尊重学生,富有爱心和智慧的师者;能包容学生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富有专业的美术素养的师者,引领学生在积极向上的审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