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中国人心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家宴,往往代表着中国人待客的最高礼仪。主人的深情厚谊都体现在家宴上每一道精心烹制的菜肴里和为家宴准备的一些细节上,所以自古以来,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会在家宴的每一个环节上精益求精。 在古代,要招待客人一桌丰盛的家宴,主人一家需要提前几天开始准备,一大家子人忙上忙下。砍柴洗菜,下锅烧油,袅袅炊烟,满是人间烟火气。如今餐馆林立,各种宴请多安排在外面,
一家一味,一味一食,世间最值得回味与留恋的,莫过于家的味道。家中一餐饭,无须山珍海味,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就有百般滋味。在我国北方,饺子绝对是家宴中的重头戏。家里的妈妈们倾其所学亲手制作出“家的味道”,让满屋的喜气和香气相互交融。 如今的饺子常常作为速食便捷食品,其实它可不简单。 据考证,饺子起源于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馄饨”“半月形馄饨”,南宋时期称“燥肉双下角子”,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江南人家的家宴,总是洋溢着细腻与温情,精致的菜肴、精致的摆置,桌上觥筹交错,吴侬软语来来去去。要说江南人家宴的菜品,用“食不厌精”这个词,再好不过。 少不了的腌笃鲜 江浙人宴席的餐桌上是少不了一锅“腌笃鲜”的,即“鲜肉和咸肉同炖,加扁尖笋”。“腌”即咸肉,“鲜”即鲜肉,“笃”则是在文火慢炖下锅里发出汤水轻沸的“笃笃笃”的声响。 腌笃鲜的做法很简单,将咸肉、鲜肉加大量春笋,文火慢炖两三个小时即
众所周知,华南沿海两广和福建一带的人最讲究口彩。数字8在粤语中念“发”,引申为“发财”之意,凡用数字,8便是人们的心头好。那一带的人称这种“彩头”为“意头”,凡事都“讲意头”,要个“好意头”。在饮食方面也是如此,华南人的饮食本就包罗万象,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可以进入食谱中,煎、炸、焖、炒、炖、蒸、煲等各种烹饪手法精彩纷呈,“食在广东”名不虚传。凡遇年节这样的大日子,美食老饕们自是讲究,
席宴转到华西,以四川为代表。四川人好吃,四川人也好客,最高规格的四川家宴非坝坝宴莫属!川菜的精髓可能不在于那些精致的高档菜肴,而是蕴含在这些百吃不厌、越吃越让人怀念的家常菜之中。 民间有传说,四川的坝坝宴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四川地区经济繁荣、物产富饶,宴席文化逐渐融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最早,它可能是因为邻里之间在农忙时相互帮忙,为了节约时间共同聚餐。后来,这种聚餐形式逐渐发展为一种固定的宴席
四川地区的传统家宴“九斗碗”常常三亲六故齐聚一堂,热闹非凡。如此景象在少数民族大家庭更是常见,亲朋好友、邻里乡亲相聚在一起,除了吃吃喝喝,还会唱唱跳跳,好一个热热闹闹的“大家宴”! 草原盛装“诈马宴” “诈马”是蒙古语,指去掉毛的整畜;也有人指出“诈马”是汉语词,指赛马;“诈马宴”也叫“质孙宴”,还有考证说,“质孙”一词的蒙古语意思为颜色,“质孙宴”是指出席宴会者须穿朝廷统一颁赐的同色衣服;更
天不知何时飘起了雪花,风也更加强劲了,可我丝毫没有觉得寒冷,心里仿佛有一股股暖流在涌动着…… 记得那年的冬天特别冷,阴雨霏霏,风一直呼呼地刮着。彼时我刚从建筑公司离职不久,利用当初上班时建立的人脉关系,开始涉足建材批发行业。因为刚起步资金不充裕,库房暂时设在城中村待拆迁的一排平房里。 平时人手太少,没有专职库管员,每天大家下班后,我会晚走一会儿整理库房,清点库存,将当天的销售上账。门被风摇得哐
故土难离,但离开的如果是生活的贫穷和精神的贫瘠,我们就应该顺势而为。 这一年,政府决定对傍山村实施易地搬迁,宣传动员后村民并不积极,抵触情绪最大的是钟大山一家。钟大山本来有一门竹编手艺,他编的筲箕、背篼、蒸笼,曾经也给一家人带来不错的收益。但近几年竹编生意一落千丈,市面上需求量锐减,加之傍山村交通不便,直接导致编出的成品堆满了院墙,变成了风雨侵蚀的残品。 一 竹编制品卖不出去,钟大山便天天酗
冬日里围炉的一杯杯热茶,温暖了时光和岁月,也温暖了你我的心灵…… 一张小桌,一个炭炉,一家人或三两好友,围炉煮茶,氛围拉满,最是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 这不,一场不大不小的冬雪,让我不经意间忽然发现新的一年已朝我们走来。西北已是冰天雪地,寒风凛冽。随着气温越来越低,天寒地冻,万物也开始蛰伏,规避寒冷,渐入静定。人们渐渐地也不愿意出门溜达了,此时养生宜温、宜顺、宜润,不妨围着火炉沏一壶热茶,慢慢地
我又问奶奶:“什么时候去地府?我也为你挂零花钱!”奶奶翻着眼,在我头上拍了一下骂道:“傻妞!” 过年祭祀祖宗、祈祷平安是乡村沿袭已久的习俗。张王李赵无数个村子,大多在同一个时间举行祭祀仪式。这个日子常常定在大年初一或初二的早晨。 一 这天早晨,刚吃过迎春的水饺,新贴的对联和门神在晨光中闪耀着喜庆的色彩,主妇们尚来不及收拾案桌上七零八落的饭碗菜盘,就慌忙地走进里屋,从柜头箱顶取出年前上集赶店买
过年了,总有个声音在耳边响起,回家过年啊…… 吉祥新年 在早年的春节前夕,母亲总是早早地吩咐我们去地窖里搬出红薯、芋头等食材,这些都是为了新年准备做糖肉和炖菜用的。所有这些准备工作都必须在年前完成,不能拖延到年后。说年后不能下窖,下窖是一大忌讳。父亲则会去泉溪边,用桶底敲开冷硬的冰面,挑两担水回家把缸灌满,父母说这是挑的金银水,寓意来年家中进财。然后再挑两担水泼在院子中,寓意金银满院。闲下来后
巫溪,是和山水有缘的。 行走他乡多年,心里最挂念的还是家乡巫溪。相对于主城区而言,巫溪只是一座小县城,尽管这里目前没有机场和火车站,却另有天地,山川如画,云雾缭绕,高速公路沿着山野蜿蜒,如巨龙腾飞。在每一个巫溪人的心中,“巫溪”有着特别的含义,它不仅仅是重庆市内的一个地理坐标,更是大山子孙心中的归宿,是无数和我们一样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家园和依靠。 一 对于山城重庆而言,山水就是
我的记忆里,火锅子总与冬日的温暖做伴,与童年的快乐相拥。 过年团聚或待客,老家人总喜欢做火锅子。火锅子,也叫铜火锅,是灶与锅“二合一”的组合体,造型别致,空间感强,展现出独特的乡土气质。火锅子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是圆筒形底座,留小灶口,用以通风拨火;上部中心是梭形空火筒,环形锅紧贴火筒周围,用来烹煮食材。 父亲常在外做手艺,见多识广,掌握着“话语权”。母亲顺从父亲,将他的口上功夫化作佳肴。我们则
我虽不愿意蹉跎岁月,但在空闲时,我愿意带上家人和朋友找你去“撮驼”。 在我家附近,有一家驼肉馆。驼肉馆的老板娘是个美丽大方的女人。起初,她的饭店规模很小,开在我女儿就读的小学对面,店内只做驼肉饼和几样简单的菜品。我懒得做饭时带着女儿去吃过几次,一来二去,便认识了她。 自女儿小学毕业上初中后,我也搬家了,没想到会再遇到老板娘。然而,有一次在新家附近遛弯的时候,我突然看到有一家饭店和她的饭店同名。
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吃出家的味道和幸福的感觉。 都说吃在温州,温州人对年夜饭尤其重视。 进入农历腊月之后,温州人就开始张罗年夜饭食材了,这点在温州乡下尤为明显,家里宰了年猪或从市场上买些猪肉,趁着呼呼北风晾晒酱油肉。当然,还要赶着晒些酱油鸭、酱油鸡、鳗鲞。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前后,乡下老家的人们便开始忙于捣年糕、炒水晶糕、炊松糕。温州为沿海城市,人们喜食海鲜,为图个新鲜,水产类往往在年夜饭当天或前
体会过萧索与炎凉,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这般明朗、清晰。 冬日的田野,颗粒归仓,生息潜藏,显得寂寥空旷。风自由飞翔,声音和姿势有些冷肃,像细细的针签刺着肌肤,有丝丝的痛。我不由得系上围巾,继续愉快前行,去赴一场久违的与野菊花的约会。 坡地田间阡陌蜿蜒,脚步也随之高高低低,一步一步踏出歌的韵律。“快看,野菊花啊,多明亮的颜色,真美!”同伴奔跑起来,还不忘举着手机拍视频。 还是那片野菊花,只是不知道
他以身作则,让孙女看看,世界上有很多人,具有爱心和善心,真心爱护小动物。 孙女小时候特别喜欢小动物,邻居家养了一只棕红色的“四眼”土狗,孙女看着喜欢,也想养一只。我家院子小,到了换毛的季节,狗毛掉得到处都是,再说,小孩子养狗只是陪狗玩,小狗的吃喝拉撒,最后还得我负责,我平时家务活就够多了,不想再给自己增加劳动量。 邻居老王虽然养狗,却不是爱狗之人,他家养狗只为拴在院中看家护院。老王性格不合群,
绿枝蜿蜒着、聚拢着纵情地向高远的天空伸展,展示着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去西北边陲出差的时候,我常看到那一簇簇、一片片的白杨树傲然耸立在山坡上、大路边,它们不折不挠地对抗着沙尘暴的侵袭。我想到了南方的水杉,修长的树干笔直地挺立着,心无旁骛,直至云天,历经千年岁月沧桑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水杉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远在1亿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纪,地球上发
我爱粉色的芙蓉, 也爱金黄的银杏, 秋末冬初, 城市被它们装点成最美的模样。 我爱子美笔下的窗含西岭, 也爱太白见到的日照锦城。 无数文人墨客, 用诗歌描绘出了它, 独具风采的画像。 我爱昭觉寺的红墙, 也爱望江楼的“绿纱帐”, 一杯峨眉雪芽, 伴着时光, 静静旋转、流淌、散腾。 我爱“三大炮”的热闹, 也爱糖油果子的酥甜, 松脆鲜香, 是它独有的味道。 成都,
你是望江楼边, 那一树绽放的红梅; 你是杜甫草堂里, 那一座古朴的茅屋; 你是金沙遗址内, 那展翅欲飞的神鸟; 你是宽窄巷子中, 那夜色阑珊的街道。 一花一草, 显不尽锦官城的秀美; 一砖一瓦, 道不完灿烂的古蜀文明; 你是暖,你是光, 是我心中永远的家乡!
迎春花露出了笑脸, 牵牛花吹起了喇叭, 粉桃花换上了裙子, 梨花正坐在树上思索, 自己要不要叫绿叶来一起玩? 爬山虎也不甘示弱, 在城市的墙角上说:“谁把我的太阳伞拿走了?”
诚 他的付出与坚持,不仅是对战友之情的深情诠释,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崇高敬仰。 “从今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儿子。”这句誓言,是闻永仕,一位来自内江市东兴区高梁镇(原高梁区)的解放军战士,用四十载春秋所铸就的。1979年,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与战友郭连斌并肩作战,共同面对生死考验。即将奔赴前线的一夜,几位内江市东兴区籍的解放军战士相约立下誓言:“我们哪个没有牺牲在战场,我们的父母就托付给他了。”战火无情
敬 险情就是命令,抢险刻不容缓。 2024年7月11日凌晨3点27分,达州市万源市罗文镇团堡梁村解放湾组发生一起大型山体滑坡事故,滑坡体积达到180万立方米。滚滚的泥石流导致3户民房被完全摧毁,其他村民房屋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由于预警及时,提前对周边村民进行了转移,受威胁的22户34名村民成功避险,未出现任何人员伤亡情况。在此次重大险情的成功化解中,罗文镇团堡梁村党支部书记陈瑞安心系群众安危、
助 纵是一道微光也要尽己所能。 金昕是南充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年才25岁。自金昕成年以来,她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累计捐献单采血小板160次(共320个治疗量),献血量达64000毫升,为300多名病患送去了健康与希望,被业内专家和主流媒体誉为“中国最年轻的百次献血者”“中国无偿献血新生代领军人物”。其间,她曾多次荣获
义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团正义的火焰,只是在等某个时机被点燃。 王伟,一名职校职工;杨智鑫,一位外卖员。原本并无交集的二人,因为心中拥有的勇敢与善良,共同完成了搏斗并制服公交车上持刀伤人男子的英勇之举。二人也先后被自贡市自流井区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公民”称号,被中央政法委评为2024年第二季度见义勇为勇士。 不顾危险,勇斗持刀男子 2024年5月21日下午3点,自贡市一辆31路公交
爱 ﹃孝老爱亲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罗从荣是绵阳市平武县豆叩羌族乡茶香村一位普通村民。10多年来,他毫无怨言、尽心尽力地照顾身患脊髓灰质炎、常年轮椅相伴的弟弟罗从军,以及下半身瘫痪、常年卧床的大舅哥巩应平和年迈的岳父,用耐心、恒心呵护残疾兄弟和岳父的健康,用细心、爱心为残疾兄弟和岳父支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直面苦难彰显爱心 罗从军从小就患有脊髓灰质炎。在症状较轻时,罗从荣夫妻与母亲共同照顾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