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休息之隶属于工作,正如眼睑隶属于眼睛。”休息与工作的关系,被诗人说得如此形象、贴切。受此启发,从事物的另一角度辨析,我又觉得,如果说工作是一种权利的话,那么休息就是一种义务。总之,凡事都不能过,都必须把握好“度”,休息与工作亦然。否则,过载者则会沉其舟,欲胜者则会杀其生。 莎士比亚也说:“休息是滋养疲乏的精神保姆。”正像机器必须定时保养一样,人也需要适时调整。不然,没有一定的
冬日,陕北高原的土塬塬、山窝窝里,飘来浓浓的苹果香。 延安的苹果“红”了。不仅坐着中欧班列,驰骋“一带一路”;还香气“冲天”,搭乘天舟五号抵达中国空间站。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南沟村的苹果园里称赞乡亲们,“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硕果”,苹果还是那个苹果,苹果也已不再只是那个苹果。 延安的果园里转转,红彤彤、黄澄澄、绿油油,背后是“
37岁的兰州牛肉拉面店老板马忠明再一次出现在地震救援的现场。 这一次,这个东乡族青年带领年轻的团队从千里之外的兰州一路急行,来到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一心要为受灾的藏族群众免费供应爱心拉面。去年也是这个时候,马忠明和小伙伴们正奋斗在积石山灾区。 为了以最快速度赶往灾区,他们搭乘最早的航班,从兰州飞往拉萨。出发前,他们一边在兰州对接采购救灾物资,联系大车快速装车启程,一边和拉萨市场对接,解决一行
在网上看到一本书的宣传:我们将100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浓缩”进这本书中,让每本书都“薄”如一张纸,既能帮你的孩子节省阅读时间和精力,又能帮他们轻松掌握世界经典文学的精髓。 看过我吓了一大跳,一本书就能将100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高度浓缩,统统说明白?这是对曹雪芹、列夫·托尔斯泰、雨果、夏洛蒂·勃朗特等文学大家们的公然蔑视——你们写了那么多,我一页纸,寥寥数语就讲明白,抑或只是个卖书的噱头呢?
棘轮,一种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齿轮。“棘轮效应”,原指人的消费习惯具有不可逆性,即容易向上调整而难以向下调整。这一理论是由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在收入最高期达到的消费标准很难轻易改变,往往易于随收入提高而增加消费,却不易于因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 这一基于人们消费习惯和生活标准的“棘轮效应”,实质上恰到好处地印证了司马光的那句醒世名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大多数人而言,消费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说:“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着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人在饱受病痛折磨的时候,对生命的思考有着力透纸背的深刻,这种深度是过着寻常日子的人难以企及的。“走向”,心中有憧憬和希望,所以活着是有精神支撑的。而“走到”,意味着精神支撑消失。人生至
在各种颜色中,黑白二色,以其纯粹,掩映着诸般世相,蕴含着无尽的意味。 黑白二色,是书法双璧。宣纸洁白,似未经尘世沾染的初心,默默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脉络;墨汁黝黑,如历史长河中沉淀的深邃思想,随心挥洒出灵动的线条与诗意的况味。一笔一画,或浓墨点染,力透纸背,展现出生命的厚重与力量;或飞白轻盈,若有若无,氤氲着人生的留白与思索。 颜真卿的楷书,笔力雄劲,墨色饱满,犹如人生的波澜壮阔,尽显担当与豪迈;
偶然看到一个视频,机遇号火星探测车拍下的火星日落。当太阳滑落的时候,右上方有个小小的亮点,那是我们的地球。那一刻,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感受,只不过几亿公里的距离,却将我们浩大的世界变成一粒闪光的尘。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所有的纷争、劳碌与是非,全淹没于一粒尘中,竟然有些万念俱灰。 以前看过一本书,是美国一个退役的宇航员写的。书中描写了很多空间站的生活,我对他在高空俯瞰地球的感受却记忆深刻。他同样有
甲骨文 篆文 隶书 楷书 甲骨文的“望”是人顶着一只竖起来的大眼睛,表示远望。俯视、仰视都用“臣”这只竖起来的眼睛表示。古时横目平视为“看”,纵目仰观为“望”。人下加“土”,表示站在土台上远望,登高可望得更远。加“月”,表示所望之月,望是人的动作,月是望的对象。 “望”在古代还有遥祭的意思,泛指古代的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望而祭之。《尚书》:
吃饭的时候如果心不在焉,就会被食物呛着;与人交流的时候如果你敷衍了事,就会惹得对方不满;该好好工作时偏偏偷工减料,就会丧失信用;该勇敢时却做起了缩头乌龟,就会错失良机良人,追悔莫及……这都是因为,那颗该在的心并不在。 一个人的心在与否,决定了他此刻是一个怎样的人。心在,他是认真的、真诚的、品格高尚的;心不在,人就会呈现相反的品质。 心该在时,一定要在。孟子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齐宣王好射”的故事。 战国时期,齐宣王是田齐的第五位国君。他热衷射箭,喜欢听到别人夸奖他能拉开强弓。他把弓展示给身边的人,左右的人纷纷试着拉,却只拉到一半便装作拉不动,恭维道:“这张弓若没有九石的力气,绝对拉不开。除了大王,谁还能驾驭这样一张强弓呢?”齐宣王听后,非常得意。 然而,齐宣王的“强弓”实际上只不过是三石之力,但他被身边的马屁精蒙蔽了,自以为真的能拉九石弓。三石
楚国攻打韩国雍氏时,韩国向周征兵征粮。面对强横的韩国,周天子很无奈,忧心忡忡。 苏代听说此事,对周天子说:“君王何必为这件事烦恼呢?臣不但可以使韩国不向周征兵征粮,还可以让他们把高都这座城池割给您。” 周天子不信,对苏代说:“你要是能把这件事办好,我以后就把国家大事交由你处理。” 苏代于是前往韩国,拜见相国公仲侈,对他说:“您没听说楚国的计策吗?楚将昭应当初曾对楚王说:‘韩国常年疲于兵祸,因
多年前,浙江千岛湖的王飞飞靠通过批发千岛湖胖头鱼赚下了百万身家。然而,发财容易守财难。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他经朋友介绍做起了工程。可很快,他的工程生意就因垫资和借贷导致资金链断裂。王飞飞变卖了房子车子之后,还欠债700多万元。 欠债如此之多,想要翻身犹如登天,王飞飞一下子茫然了。他本想做回老本行去批发胖头鱼,可本钱不够。于是,他干脆零售胖头鱼给游客,一条一条去卖。可当地做胖头鱼生意的商户也很多,王
1984年,约翰从博尔州立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杰佛森奈尔市。他卖掉了自己的汽车,花了1600美金买了一套餐馆设备,并租了一间门面,将店铺取名“棒!约翰”,主营比萨。 为了制作出新鲜味美、口感独特的比萨饼,约翰使用地道材料和独特工艺高标准制作饼体,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品牌“更好的馅料,更好的比萨”的承诺。随着越来越多的顾客喜欢上他可口的比萨,口口相传,顾客盈门。 有一天,来了一位老人,他点了一个特大
应约参加各种活动,常有人向我介绍:“这是某某,我的朋友,本地的重量级人物。”这重量,当然不是指体重,而是指拥有世俗之人羡慕的东西:职位、金钱、名气。我每次都只是笑笑,这笑容自己都觉得有一种距离。 重量级的人物不会在人品上天然差于轻量级,喜欢结交这种朋友原本没什么不对。何况,一个人既然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了足够的“重量”,比如当了较大的官、赚了较多的钱、出了较大的名,他们的社会阅历、本事、见识也往
一棵树,遇到了冬天,知道得舍弃负担。 舍掉繁花,褪尽绿叶,将花叶藏于枝干中。没有了花叶的负担,树便能安心积蓄力量。等到来年,春风的手拂过,花叶便于枝干中,应声而出,又是一个璀璨的轮回。 一段水,遇到了冬天,知道该减缓消耗。 流水潺潺,流淌进了严寒的冬日。这样的时候,水便会以冰的方式,让自己凝固,减少蒸发,以对抗严冬。冰,是水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与此类似的,还有动物。对于动物们来说,冰天雪
在四川若尔盖草原西南,黄河从甘肃一侧如飘带般缓缓飘来,轻抚一下草原边缘,又转身飘回青海,拐出了一个180度的大弯。湾区内,草柔风细,清澈的湖水映照着蓝天白云,构成了天地间一幅恬美画卷,这里就是“天下黄河第一弯”。 之后,黄河流过九个省级行政区奔向渤海,一路斗折蛇行,拐出一个几字形大弯和无以计数的小弯。 世界上没有不拐弯的河。大河拐大弯,大弯出奇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其第一弯位于丽江市石鼓镇。在
有位京剧演员,有唱过门的习惯。所谓“过门儿”,是指唱腔中,分割唱句的词组或字的伴奏,通常只有一拍或半拍,比如《春闺梦》中“饥寒饱暖无人问”这句,“饥寒”唱罢,有个半拍的小过门儿,演员把它让过去,随后接唱“饱暖”。但这位演员把这半拍过门儿也顺嘴唱了,“饥寒饱暖”连在了一起。既是伴奏,就属于琴师的活儿,所以琴师半玩笑地说:“角儿,请给我留口饭吃吧。” 唱过门儿多属无意,因为前字的尾腔与随之而来的过门
朋友买了一辆心仪已久的车,五次三番地打电话邀请我去“鉴定、指导一下”。说是“指导”,其实更多的是想让我“知道”一下。可我每日骑车出行,平时就没留心过那款车型,说白了压根儿就不懂,于是以加班、家里有事等理由婉言推托。被他冷嘲热讽一番后,我不得不去了。 不出所料,他听了我的“鉴定”,很受用,兴致很高,非要载我去兜风。我心想着“既来之则安之”,让他如愿以偿,但没想到,一路上,他的情绪也影响了我。 当
《后汉书·陈蕃传》记载:“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薛勤以欣赏的态度看待陈蕃的“庭宇芜秽”,我并不苟同。陈蕃少有澄清天下之志,长则致力于国家的兴盛,终为此流血牺牲,其言行一致,是很可钦佩的。为他作传的范晔,就曾对他予以高度称赞:“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
倪文节曾说:“松声、涧声、山禽声、野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者也, 而读书声为最。”琴棋书画,怡情山水历来被视作风雅之举, 然而与读书相比,仍稍逊一筹。宋代诗人黄山谷也这样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所以昔人常言:读书不独能变化气质,而且还能养人精神。 读书,最大的功效在于能暂时离开现实的景况,而进入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在那里可以找到自
“哎,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千万不要和别人说啊!” “快告诉我,我肯定不说出去。” “销售部张部长昨天……” 茶水间里小周和李姐肩并肩凑在一起,眼睛里闪着八卦的火苗。小周刻意压低了声音,语调里夹杂着按捺不住的激动。李姐竖起耳朵,眼睛瞪得像铜铃,随即捂着嘴开始笑,脸上的赘肉也跟着一颤一颤的。 我泡好咖啡从旁边经过,沉浸在八卦里的两人丝毫没有发觉。我并不好奇两人说了什么,毕竟我们公司好事者众多,
大沙河周边有大片大片的草地,常见一匹匹骏马在草地上吃草、喝水。马是附近农户养的,经过了专门的驯化,可供游客骑乘。这个时节,骑一匹骏马,或漫步徐行,或策马奔腾,坐在马背上欣赏大沙河的美景,实在是一种享受。 我和朋友自然不肯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每人挑选了一匹马,马主人给我们讲解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双腿夹紧马背是让马前行,往后拉缰绳是让马停下,向左拐弯就往回拉左边的缰绳,向右拐弯就往回拉右边的缰绳等等
在人际交往的舞台上,常有人以“刀子嘴,豆腐心”自辩,宣称自己虽言语犀利,却心地善良。然而,这种说法大多是为刻薄披上的虚假外衣,在真诚与善意的人际交往准则面前,“刀子嘴”实在难以与“豆腐心”并存。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是内心世界的直观映射。那些所谓的“刀子嘴”,吐出的尖酸、刻薄、贬损之语,实则是内心负面情绪与不良态度的肆意宣泄。那些话语,除了刺伤他人自尊,传递出嫌弃与不耐烦,何谈善意?真正心怀善念之
很多年没有独自一人出远门了。 飞机落地西安咸阳机场,在交错的出口入口间穿行,我像跌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宫。拿着女儿画的路线图走一路问一路,终于坐上了去昆明的飞机。飞机在黑暗中翱翔,我惴惴地,担心下机后找不到行李,找不到女儿接我的出站口。想提前求助坐在旁边的小伙子,见他仰头靠在椅背上,神情寂寥,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我欲言又止。 我拿起面前的《东方航空》杂志翻阅。空姐送来饮品时,我一手捧书,一手接过果
同事周老师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动态:“努力背诵后,大饼香甜美味。娃们说,老师烙的糖烙饼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糖烙饼。”得了周老师糖烙饼的同学,一个个眉开眼笑,喜不自胜。高高举起的手臂,像迎风的旗帜。 何其有幸,这些孩子遇见了有爱的周老师。何其有幸,我也曾遇到过像周老师一样有爱的老师。 十三岁那年夏天,家中突遭变故。小升初考试前一天,校长将我叫进了办公室。我自小胆子小,不爱说话,平时路上遇见老师,远远地
同事小周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关系特铁的那种,有一根冰棍,两人一起吃;有一把瓜子,两人一起嗑。就算某一方无意中做了出格的事,另一方都可以毫无怨言地替对方扛下。 前一段时间,小周将自己多年来发表的文章结集成书,别提心里有多兴奋了。书出版后,他第一时间赠送给发小一本。自打书赠出去那天,小周就一心等着发小对自己的大作美言几句。然而左等右等,发小那边却一直没有动静。有次两人微信聊天,小周故意将话题
“闲”这个字很有意思,古代写作“閒”。你看这个“閒”字,有门有月,让人联想到月色皎洁的夜晚,人在倚门望月。而“閒”的本义是空隙,夜晚关上木门后,月光透过缝隙照进来。如今“闲”字用得最多的意思是空闲、清闲、闲适。生活密不透风,我们都在马不停蹄地奔走,谁不想有个倚门望月的空闲时间? 其实生活再匆忙,想要倚门望月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关键是很多人只顾着埋头赶路,根本不会留意头顶的天空。如果你肯抬起头来,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春天的脚步轻扬,不知不觉间已经翩翩莅临柳梢之上。 行车至半途,邂逅路边一丛柳林,陡然眼前一亮,一抹红洇洇的柳色映入眼帘,绝不是平素看到的绿柳婆娑或黄柳依依,那种酡红的柳烟,令我心生欣喜,这对于一冬萧瑟苍凉的色调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别致的美。淡淡的红晕铺展开来,束立于公路两旁,像一个个身着红衣的佳人,侍立两侧,恭迎我这样一个闲淡如水的陌生人。 我将这丛柳称之为——“红
侄女萌萌今年刚参加工作,还在实习期。她说公司“内卷”严重,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从暗斗到了明争。跟她一起进公司的五个年轻人,要被淘汰两个。谁都不甘示弱,唯恐被淘汰的是自己。 为了不被淘汰,萌萌“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齐上阵,狠狠研究了一把职场战略战术。本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萌萌先对几位对手进行分析,把他们的优势和劣势都分析了出来。萌萌知道,几个人各怀心思。这几天其中两个人几乎是在针
那年冬天,我刚在教导大队学完汽车驾驶,单位就安排老詹班长带我复训。 所谓复训,就是重复性培训——说白了,就是对我的技术尚不放心,需要再一次培训直至达到单位的考核标准后,才能单独执行任务。 第一天上路,我就发现老詹班长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开车不像别人那般利索,总是一副稳如泰山的样子。每次等红绿灯时,若换成其他人,肯定都是在红灯数秒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启动的准备。可老詹班长不同。明明信号灯已经变
像饿了就想吃饭、累了就想休息、热了就想吹风一样,在寒冷的冬天,总想要是拥有一杯热水就好了,以水的柔情让人从外到内感到温情,那是热水的情怀,更是母亲的关爱。 在冬天的记忆中,总有一杯热水温暖着童年的岁月,温暖着冰冷的时光。小时候,每天放学一回到家,我都饿得像飞不上树的麻雀一样着急着吃饭。正忙着做针线活儿的母亲赶紧让我坐在灶台前,然后再给我倒上一杯热水。那时的杯子是用玻璃罐头瓶代替的,热水倒太猛杯子
在记忆的长河中,有些味道是时间无法冲淡的,它们如同一条条温暖的溪流潺潺流淌在心间,给予我们无尽的慰藉。坛子菜,就是这样一种味道,它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段段关于家、关于母亲、关于爱的温馨记忆。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吃不起油盐。母亲便变着花样将各种菜搭配在一起,居然捣鼓出一家人最爱吃的坛子菜。她挑选最新鲜的萝卜、洋姜、晒干的豆角和嫩生姜,这些食材在她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她小心翼翼
豫北农村老家有一件皮棉袄,父亲每年都拿出来晾晒,然后小心翼翼地折叠整齐,放在一个盛衣服的大木箱底层。那是母亲留下的唯一遗物。 出生在贫寒之家的母亲半个多世纪之前嫁给父亲。老家位于中原的大粮仓,加上国家救济,当时吃饭基本可以保证,但穿衣很困难。 从我记事起,母亲几乎终日为穿衣发愁,终日在田里劳作,累得全身浮肿。一到冬闲,她就摆起纺花车、织布机,终日纺花、织布,“吱吱啾啾”的纺车声和“咣咣当当”的
爸爸是在我儿子出生的一个月后,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爸爸说,退休了,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了。可是,因为有了外孙子,爸爸心甘情愿地投入到一份更加辛苦的工作中。 他们为了照顾孩子方便,干脆搬过来和我们同住。爸爸细心,又极有耐心。儿子就在爸爸的精心照顾下,如一株小树苗般茁壮成长。儿子和姥爷极亲,小时候,刚会走路,就会颤巍巍地给姥爷倒酒,然后端着小酒杯,说:“姥爷喝酒。”爸爸就极开心。 孩子一岁前闹过一
父亲离开我们,一晃已经八年多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最难以忘怀的,是他那严厉外表下的慈爱身影。 我出生在一个平凡农家,自小父亲在我心中便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他的严厉让我心生畏惧。他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对我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要求极其严格。儿时,物资匮乏,每天放学后,迎接我的不是玩耍的欢声笑语,而是割草、锄地的沉重农活,它们仿佛成了我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烙印。 那时的农村,教育方式简单而粗暴,棍棒底
我家小区的空旷处种植了几十株桃树,每当春天桃花努力绽放之时,会有不少人到这儿来赏花,小区的居民们把这儿称为“桃花源”。娇艳的桃花给人带来了美好的心情,给人带来了美好的希望。但没过几日,娇艳的桃花便落英缤纷了。 那天,当我在桃花源内驻足时,虽然没有那种“花开花谢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愁情离苦,却着实有些“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的感叹。 这时,有位在桃花源内散步的长者走过来,与我闲聊一阵后说
去年搬家那天,我选择的是一元复始的元旦。一进屋,就发现了飘窗外有一棵落叶树,光秃秃的,只有干枯、难看、灰扑扑的枝干,在四楼高的天空里张牙舞爪。它的一路之隔,就是一排常绿树,正在肃杀清冷的空气里骄傲地绿着,连成一排的绿叶树从我家的窗子望过去,竟然有了老家乡下山脉起伏的线条。 对于落叶树来说,最难熬的也是冬天。一只麻雀从绿叶树那边飞到了落叶树灰暗的枝条上,它随着风颤了颤,好像在说:“树啊,你怎么一片
眼前有景道不得。“道不得”三字,就是说不清说不明说不好,大概就是不可言说的意思吧。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遇见,也是不可言说的。 去年年末,开始晨起跑步。坚持了两个月,一直绕着城中的湖跑,每天五公里,出一身汗,回去冲个澡,换身干爽衣服,感觉非常舒服。如此,就坚持了下来。可惜的是,早上时间匆忙,不能去远一些的地方跑步。今年元旦休息,第一次去长江边的绿道,做好准备后,开始我的江边晨跑。江边有微风,冷意泠
黄昏古寺,偶读陈春成《竹峰寺》,尤其喜欢那段关于黄昏的感喟。 “有一种消沉的力量,一种广大的消沉,在黄昏时来。在那个时刻,事物的意义在飘散。在一点一点黑下来的天空中,什么都显得无关紧要……如果你在山野中,在暮色四合时凝望过一棵树,足够长久地凝望一棵树,直到你和它一并消融在黑暗中,成为夜的一部分——这种体验,经过多次,你就会无可挽回地成为一个古怪的人……就只适合日复一日地坐在野地里发呆,在黄昏和夜
一位诗人说,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于是产生了桥。一直以来,我对“桥”这个建筑物情有独钟,常常幻想发生在这上面的浪漫意象,或许是主人公们邂逅的起始之地,是缘分交织的起点;或许是离别后在此唱着思念之歌。 在我脑海中,最为动人的画面莫过于白娘子与许仙在那“春雨如酒柳如烟”的桥上,相互试探着彼此的心。 然而,此刻我眼前的这座桥,并非传说中的西湖断桥,也没有那弥漫的
傍晚六点多,正是归家的时刻,小区一楼大厅里,很热闹,一群人在等电梯。其中还有一个常来小区送快递的小宋,他举着手机在耳边,正在接电话。 “还没有呢,妈,”听到小宋笑着说,“好,好,我一会儿送完件儿就去买一碗饺子吃,您放心吧,我一定吃饺子。”又听到小宋像个孩子一般信誓旦旦地保证。 接着,电话那边大概换了人,小宋的语气似乎特别温柔,说:“不用寄,不用寄,别麻烦了,你选的肯定合适。”这时他的脸上还飞上
太阳匆匆落下山去,雪花很快就包裹了村庄,厚厚实实地,包了一层又一层。一盏盏灯次第亮了起来,像是村庄睁开的一只只眼睛,凝望夜色,直面寒冷。 一个很久前离开村子的人,这时正在归来的路上,远远就望见了村子,看到了灯光。从众多星星点点的灯光中,他很快就分辨出自家的那一盏,心便瞬间暖起来,因寒冷而瑟缩的身子,一下子就挺直了起来。 风雪正大,他却无所畏惧,家就在眼前呢,灯光在召唤他呢。那是父母妻儿的召唤。
进入腊月,气温骤降。仔细看看已被我撕得所剩无几的月份牌儿,它挂在那里如同一个形销骨立的女子,原本的丰腴和饱满被匆匆流逝的日子涤荡得瘦骨嶙峋。在沧桑的枝叶间,时光又簪进岁月肌里,年末岁尾已清晰可见。 年长者的家里是必须要有月份牌儿的,比如母亲。记得每年刚入冬,母亲就差我把来年的月份牌儿早早买回来。母亲的要求很苛刻,月份牌儿必须买巴掌大的,说是太大了浪费,且悬挂起来会坠得太沉。 我却不以为然,那年
离开家乡40年,乡思漫漫,梦绕魂牵,情丝难断,结作愁肠。过往的时光,曾经的旧事,时常如电影中的桥段,闪现于脑海,纷呈于心际,回放于梦里。 这么多年,我走过南北西东,也到过许多名城;赏过无数胜景,也尝过各式美味。然而在我心中,再美的风景也美不过家乡的田园,再好的美味也比不上家乡的味道。 我们老家有句话,叫“小葱蘸酱,越吃越胖”。寒冬过后,随着麦苗返青,头年深秋种下的小葱也绿了起来,只需一遍透水,
在十三四岁的花季里,好朋友就是和你一起沐浴阳光,经历暴风雨,然后见证彼此青涩样子的人。曾经,我以为我和冬冬就是这样的朋友。 冬冬是我在中学开学第一天认识的,当时我们正在找班级,没想到是一个班的,于是成了同桌。她温柔,内敛,而且文艺,很快我们就成了朋友。 只是她比一般人要敏感脆弱。体育课上,当大家跑圈时,她总会恰巧肚子疼腿疼,希望我能陪她一起,于是我们俩就成了逃避跑步的搭子。放学时,大家一起去门
偶然看到一篇关于怀念发小的文章,感觉作者文笔很好,随手转到了文友群里,一位姐姐看完故事,留下一句感慨:“我也把弄丢的发小找回来了,但我们之间有了隔阂……” 我不由紧跟了一句:“我也是,曾经找回了一个发小,只是后来又丢了。”我在回复这行字时,往事历历在目,内心百感交集。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老家度过的。我家住在村子东头,我是在跨入小学一年级时,认识了家住村子西头的小荷。我们俩的座位相邻,很快就成了形
冬日里,禽鸟飞雪或者栖雪,都好看,都美艳。白雪为禽鸟提供了圣洁的背景;禽鸟则为白雪蓬勃出一份活力,带来几分灵气,氤氲出一些瑞气、喜气。 雪中禽鸟,简直就是圣洁中开出的生灵之花。 昔年,居住乡下。 一夜的大雪之后,推门而望,庭院中一地麻雀,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喙啄不已。听到开门之声,麻雀惊讶举首,也只是一瞬间,旋即骤然飞去。飞不远,就栖止在临近的树枝上,或者对面的屋顶上。栖止在树枝上的,树枝颤
用且只用一个字,形容春天的话,只好去拜访“萌”字了。“当春乃发生”,识时务的 萌;“草色遥看近却无”,半明半暗的萌;“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萌。 所有的冰雪,所有的沉睡,都会被春天一一找到。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春有十足的老子风格,一点一点渗入大地,好不柔弱,好不温文,甚至好不犹疑,好不恍惚。春,懂得冬的疲惫之躯,不宜立时大动干戈。是看上去无为的为。 地表之上的草木,最
在我对于“乡愁”的感知中,乡愁并非抽象,而是具体的——有着繁花般灿烂而芬芳的呈现…… 乡愁是有色彩的。 它的色彩,随时节的更替,有不一样的呈现。 春天里。故乡的大地上,百花盛开。望出去,但见红的,粉的,黄的,紫的……可谓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夏天里。故乡的大地上,树木葱茏,庄稼生长。满目所见,是一片亮汪汪的绿,生气勃勃的绿。 秋天里。故乡的大地上,金黄为主打色彩。那一大片一大片成熟了的稻
春日,万物得雨水滋润而葱茏,沐阳光和煦而峥嵘。艾草便在这一场春雨一场晴的时光里疯长。 对艾草的喜欢,来自于对蒿子粑粑的眷念。蒿子粑粑在民间是集成了如艾蒿、蒿草、蒲公英制作的糯米粑粑的统称。记忆中儿时的美食,更多的是攥在手心里的一抹绿色,粘在味蕾上的乡野清新。 艾蒿、蒿草、蒲公英都是谷雨时节的常见之物,但时令之物,讲究的是至鲜至嫩,于采摘者而言,可遇不可求,尽管它们最好的“青春期”相差也不过半个
独独的一树桃花是有静气的。 特别是山桃花。山上的草还没有绿,很多树木也还没有发芽,山看上去还是一片灰寂,忽然有一天,你看见山上有点点粉色,一片一片的粉色点染在灰色中,就像身着粉色纱衣的仙子降临尘世,你知道,那是山桃花开了。你爬山去看,发现山桃花比在山下望见的颜色淡一些,那淡淡的粉里,有种灵气,有种山野的静气,那些花,疏疏落落地开在没有一片叶子的枝上,有梅花的意趣。 古人喜欢月下看花。 桃花开
家居长江南岸,多丘陵,少田地,但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适合庄稼生长。我家田地不多,却是主要的收入来源,最主要的庄稼当属一年两季的水稻,我们称之为早稻和晚稻。稻子的作用自不必说,就连稻草也一样温暖着我们。 早稻草较短且柔软,是耕牛过冬的必备草料。收割早稻的时候正值盛夏,但不管怎么热,晒稻草都马虎不得,早晨晒开,中午再翻一遍。接连晒几天,原本青青的、湿沉沉的稻草变得黄灿灿的、轻飘飘的,这时就可以堆成垛
唐代诗人王昌龄早年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长安。不过,他生活的地方是长安城外东边灞上的一个小村庄,村民们崇尚渔猎。捕鱼狩猎,能够改善伙食,多余的野味拿到集市上售卖,还能补贴家用。王昌龄家常吃的是黍米饭,最常见的下饭菜是韭菜。有时王昌龄腰间便挂着镰刀到菜园里割韭菜:“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 王昌龄对钓鱼颇感兴趣。他生性豪爽,性格直爽,不拘小节,为人幽默风趣,随和爱说笑。有时出门在外遇见了垂钓的老翁,
糖炒板栗是冬季最受欢迎的“网红”小吃之一。作为著名传统特色美食,糖炒板栗已有一千余年的“网红进化史”,堪称小吃界不折不扣的“千年网红”。 我国是板栗的故乡,栽培及种植板栗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五百余年。据《千金要方》记载:“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本草纲目》亦有记载:“栗咸,温,无毒;益气、厚肠胃、补肾气……”板栗营养丰富、药效奇佳,是药食同源的佳品,因此受到了历代百姓的喜爱和追捧。由板栗制作
去菜市场买菜,摊主一面称菜一面问我:“高寿啦?”我说:“八十多了。”又问:“八十几了?”我回答说:“八十五了。”他说:“不像不像,看上去也就是七十多。”我心里高兴了一下,觉得自己还不像这么大岁数的。可是转而一想,不对啊,我五十多岁的时候怎么没有人问高寿啦?也没人说不像八十多的,因为那个时候真的不像八十多。 所以有人赞扬你的时候,高兴一下是可以的,但不要太认真,因为你真是那么回事的时候是用不着别人
狼山地势险峻,沃土广袤,奇花异草漫山遍野,飞禽走兽穿梭其间。群狼在此悠然度日,尽享自然馈赠,直到一只斑斓猛虎的闯入,打破了这份长久的宁静。 狼群因这突如其来的威胁陷入恐慌,整日忧心忡忡。然而,命运的波澜并未就此平息。不久之后,又有一只吊睛猛虎踏上狼山。刹那间,山风似乎都凝上了寒霜。 群狼齐聚,气氛凝重。它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恐惧与绝望:“一只猛虎已经让我们如临深渊,如今又来一只,这无疑是灭顶之
储木场里,木头很多,粗的、细的、长的、短的,一堆又一堆,一批又一批。 一根弯曲不堪、满身结疤的木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躺在储木场的角落里。他身上的树皮早已被无数次的风雨剥蚀得一干二净,全身乌黑,腐朽不堪。 当初,弯木头来到储木场时,他志向远大,时刻准备离开这里,到新的地方派上用场,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但是就因为他的畸形和结疤,一次次受到冷落和遗弃。 弯木头看到和自己一起来这 里
两群吼猴在一片树林里相遇,它们都想赶走对方,把树林据为己有,于是,双方使出浑身解数,在树上隔空对峙。 东边树上的吼猴头目圆嘴大张,厉声吼道:“吼吼——这是我们的地盘,你们赶快离开!”它的部下跟着高吼:“吼吼——赶快离开!” 西面树上的吼猴头领不甘示弱,龇牙咧嘴地吼道:“我们先到这里,你们马上滚蛋!”群猴也跟着起哄:“吼吼——马上滚蛋!” 东边树上的吼猴火了,拼命摇晃着树枝:“想赶我们走的猴子
我回去的时候,父亲正坐在院子里唉声叹气。 他说,两只鹦鹉死了。 我看向木梁上的鸟笼,空空如也。 我搬把椅子,坐在他面前,做好了听故事的准备。他半天没有言语。我知道,我是得问点什么了,不为别的,只为安抚一下父亲低沉的情绪。 “怎么就死了呢?”我问。 “可能是老鼠吃了。”父亲说。 “我不信,多大的老鼠,能把鸟吃了?” 父亲说:“你还别不信,有些老鼠胆子可大了。有一回,我睡着了,它爬到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