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以下简称文件),是又一个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向全党全社会再次发出了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为广大农民群众送上了政策春风和民生
2025年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2024年工作,明确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了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 李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025年2月20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好2025年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加力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加快农机结构调整。 《通知》明确,进一步扩大报废补贴范围,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通知》规定的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含粮棉油糖等作物联合收割所用机械)
摘 要:新质生产力为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而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会推动新质生产力向更高水平迈进,二者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研究着眼于新质生产力对农民自由全面发展的作用机制,深入阐述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民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机理,梳理我国农村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水平、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农民主体意识等掣肘因素,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创新水平、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培育主体意识等维度提出新质生产力赋
摘 要:在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者深入探讨发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优化农村的自然环境,还能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增强社区的和谐稳定。基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研究者提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支撑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实践参考。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持;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3.22;
摘 要:在我国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有效激发乡村内在发展活力与动力成为村庄规划编制的重要要求,土地综合整治型村庄规划承载的责任日益重大。部分地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脱离乡村实际情况,出现了乡村生态环境被破坏、土地利用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研究者借鉴城市改造中的有机更新理论,从乡村地区有机更新的视角出发,提出顺应乡村发展规律,遵循其内在生长性,构建基
摘 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研究团队调查福州市某职业学院护理专业高职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并研究提出相关干预策略,旨在鼓励学生返乡就业,促进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发展。2024年4—6月,对福州市某高职院校483名在校护理专业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c2检验、通径分析及Logistic回归等方法探究潜在因素对护理专业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影响,识别影响其返乡就业的关键因素。研究共收回问卷483份,其中有返乡
摘 要:乡村文化振兴承载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乡村文化价值认同失真、文化传播力度不足、文化人才短缺等挑战。在此背景下,“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基于
摘 要:利用CiteSpace 6.3R1软件,对中国知网2017—2024年3月收录的刊发于北京大学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南京大学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的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领域文献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发现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本体研究、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职业教育与脱贫攻坚。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职业教育领域研究成果丰富,但也存在
摘 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采用文献归纳与演绎法、参与式评估法,分析其迈入超大城市后城乡融合发展中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等方面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仍存在城乡公共产品配置不均衡、城乡治理能力存在差异、城乡空间上协同性不够、城乡规划刚性执行力度不够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研究结果,研究者从要素市场化配置、人口双向流动、空间统筹布局三条路径,提出解决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不充分、结构不平衡问
摘 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生态文明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在本体论维度上,其揭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物质基础;在认识论维度上,绿水青山可通过人类实践转化为金山银山;在辩证法维度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冲突、产业结构单一与环境退化恶性循环、资源瓶颈及保护政策落实受阻等困境制约农村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助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城乡融合发展也随着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战略的实施而进入新阶段。镇域经济发展作为城乡经济发展的连接点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发挥着关键作用。结合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实践中的发展现状,提出贯彻落实政策执行到位、镇域综合承载力建设及因地制宜开展产业多元化、畅通要素流动渠道等推进镇域经济发展的建议,旨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镇域经济
摘 要: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数字普惠金融随之迅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根据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选用泰尔指数来测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利用固定效应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证实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由此提出建议,要积
摘 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尝试,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自然资源管理直接关系到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加强自然资源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前提。从调查确权、规划引领、核算评估、所有权分离等方面出发,分析自然资源管
摘 要: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和打造和美乡村的关键之举,是持续深化农村“三资”管理改革和有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组织振兴的重要抓手。对南阳市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快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推进南阳市乡村全面振兴,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南阳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议 中图分
摘 要:“两山”理念是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理念。以咸宁市羊楼洞港小流域为例,探讨“两山”理念与农文商旅融合的理论基础及其与小流域治理的契合程度。咸宁市通过对羊楼洞港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推动农文商旅发展,使其成为“两山”理念的实践典范,丰富了“两山”理念转化路径,为其他历史文化特色小流域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两山”理念;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文商旅;茶产业 中图分类号:
摘 要:科技迅猛发展在经济版图上催生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变革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的作用,详细解析其内涵与特征,并着重分析其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创新产业形态及推动产业融合等带来的机遇。同时,深入剖析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基础薄弱、人才短缺和资金不足等),并提出强化科技创新投入、发展新型人才团队、优化金融支持机制等措施,旨在促进农业产
摘 要: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自贡市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如火如荼,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活力。游客满意度是评判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以自贡市尖山风景区为例,通过数据分析游客对旅游过程的满意程度,探索自贡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并对自贡市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自贡;乡村旅游;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
摘 要:农业数字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如新兴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链融合不足、政策法规滞后影响农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人才与技能短缺制约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各地应从多个方面应对这些挑战,推动农业数字经济发展。包括加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技术推广提供支持;加大对数字化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环境;推广农业保险服务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完善法律与政策体系,制定切实
摘 要:“玉农76”玉米杂交种是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选育并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研究利用40对玉米SSR核心引物对2个待测样品进行DNA指纹鉴定,确定高产、优质玉米品种“玉农76”的真实性,发现SSR标记umc2007y4、bnlg1940k7、umc1705w1、bnlg2305k4、bnlg1702k1、bnlg240k1、phi080k15、umc1432y6、bnlg1520k1、umc1
摘 要:青蒿是一类菊科蒿属草本植物,从中提取的青蒿素是目前新型一级抗疟特效药所需的重要原材料。为改良现有的青蒿品种,研究倍性育种提高青蒿素含量的可能性,采用植物组织离体培养技术,以青蒿的组培幼苗为试验材料,选用秋水仙素作为化学诱导剂,诱导出青蒿同源四倍体;并对诱导植株进行根尖细胞染色体检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将成功诱导的四倍体组培苗进行炼苗、户外栽培,观察其性状并检测青蒿素含量。试验诱导青蒿同源四倍
摘 要:城市化会引起乡村人口外流和产业衰退。但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导致一部分人口回归乡村。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是吸引人们回归乡村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讨论了乡村景观之美与城市景观之美的区别,从生态要素、空间形态、人文意蕴等方面,指出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在审美特质表现上的差异,强调乡村景观对人类审美体验和当代社会生态平衡的独特价值,为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景
摘 要:中国传统园林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意义而著称,体现了几千年来塑造中国社会的哲学、美学和生态原则。这些园林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造园技艺闻名于世,是在儒家、道家和佛家这3个主流思想的共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致力于营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遗产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双重挑战。如何在尊重和保护园林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与现代
摘 要:构建适用于西藏地区的大果圆柏最优树高曲线模型,可为其生长收获预测和林分调查提供科学依据。选择西藏林周县热振寺周围特征明显的大果圆柏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实测226株树木的胸径和树高,选取181株样本数据进行建模,45株样本数据用于模型检验。为了评估模型拟合效果,使用Richards等12种树高曲线模型进行拟合,并综合考虑了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
摘 要:针对我国北方园林绿化中耐寒常绿阔叶、彩叶及观果造型树种匮乏的问题,研究介绍了以丝棉木为砧木,嫁接卫矛属常绿、彩叶、观果品种,开发了组合式云片景观树培育技术。通过地下式容器袋栽植、接穗优选与精准嫁接、分级造型修剪及水肥一体化管理,构建了以1个球形云片为核心、3个半球形云片环绕的树型结构,有效解决了北方砂质土壤冬季根系防冻与夏季保水的矛盾。该技术培育的景观树冠层四季常绿或彩叶斑斓,秋冬蒴果观赏
摘 要:休闲林地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增强林地的观赏价值,通过构建多样化的林地空间,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以实际项目为案例,研究主要围绕玉兰主题休闲林地的建设技术展开,旨在满足市民及游客对绿色生态空间的需求。为此,研究结合林地自身资源优势进行全面林间整理,新建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增设了简易而舒适的休憩设施,并对林地的景观绿化进行了整体改造,形成了玉兰遍布的林地格局,最终建成了具有蓝绿交织特色的休闲林地,进
摘 要:《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秘书处于2022年对刺猬紫檀的国际贸易实施了更严格的管制措施。在木材进口中,部分进口商将刺猬紫檀、格木和短盖豆混杂在一起,试图逃避海关监管。研究从木材解剖学的角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从木材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入手,对相似树种刺猬紫檀、格木和短盖豆进行鉴别区分,为海关查验和一线质检人员鉴别这3种木材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刺猬紫檀;格木;短盖豆;鉴别
摘 要:为探究有效的精品桉树高产林精细管理模式,实现桉树高产目标,以广西国有黄冕林场为例,从桉树品种筛选与优化、土壤改良与肥力提升、精准灌溉与智能施肥、科学抚育与合理间伐、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等方面入手,进行精品桉树高产林精细管理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实施的精品桉树高产林精细管理模式获得了良好成效,有效促进了桉树生长、土壤肥力提升,实现了病虫害的有效防治,经济效益明显,可为
摘 要:桉树红叶枯梢病是桉树种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如何及时发现并防治该病害已成为各地区桉树种植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桉树红叶枯梢病的危害,并以广西国有黄冕林场为例,深入分析了桉树红叶枯梢病的诊断方法。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营林管理等多维度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对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跟踪评估。结果表明,精准的诊断能够为及时防治提供有力依据,而综合
摘 要:开展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判断生态环境状况的手段之一,其评价结果对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宜兴市为研究区,采用层次分析法,选用高程、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指数,对2007—2020年当地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①2007—2020年,宜兴市生态敏感性以不敏感和低敏感为主,占比近70%,高敏感区和极高敏感区集中分布于西南部;②转移矩阵显示不敏感区面积增加主
摘 要:深入探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执行压力与落实阻力,对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压力—阻力—动力—引力”PRMA分析框架,采用实地踏勘、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梳理了研究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的阻滞原因,体现为压力大、阻力强、动力弱、引力小,并针对性地从减压力、降阻力、增动力、扩引力等方面分析提出消解秸秆综合化绿色利用阻滞的有效路径,以期为研
摘 要:雅安石棉地区具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和悠久的矿业历史。早期开采技术落后及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阻碍了当地的发展。以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石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为例,对矿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辨识与评估,探索生态修复的科学途径,以期在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最终让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 关键词:雅安;石棉片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环境
摘 要:为全面提升石羊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全力服务地方水旱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在梳理分析石羊河流域现有水文站网的基础上,以服务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适应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调度、防汛抗旱等现实需求,统筹流域防汛抗旱、水资源利用和地下水保护等需要,对石羊河流域现有水文站网进行了评价,并对站网优化布局及监测服务管理能力进行思考和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现水文站网可基本满足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
摘 要:针对高州市石鼓镇农业生产用水不足的问题,规划设计满足其需求的调水方案及泵站、渠道建设方案。根据当地年需水量与蓄水量,计算得到年调水量;根据当地河流情况,确定取水泵站选址及出水流量,并选定水轮泵型号;规划灌溉渠道建设位置、数量、形式、方法与等级,设计各类渠道尺寸,提出用于优化供水与补水的水闸形式及增压点建设方案。该水利灌溉工程能切实满足石鼓镇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实现农民增收,且对类似水利工程的
摘 要: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从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概念开始,至今已有超20 a的时间,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规模已超6 670万hm2。因此,总结并解决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规划设计、建设标准、过程监管、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机制模式等方面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