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聚焦大学生能力素质教育,点明了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当代高等教育模式下的大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现状,深度剖析了困境与原因,并依据当前高等教育模式围绕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从教育理念、顶层设计、培养体系和考评体系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能力素质提升路
[摘 要] 案例教学是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案例教学的发展背景及其对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意义,以陕西省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为例,介绍了教学案例的一般格式和要求,着重介绍了“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教学案例实践,包括“现代药物合成与制剂技术”课程背景及案例来源、案例主要内容示例,以期为生物与医药专
[摘 要]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首先,采用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特点,结合安全管理工程课程的知识体系,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界定内涵;其次,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育人目标,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专业课程要素融合、路径分析和映射点分析;而后,基于BOPPPS从课程导入、学习目标、课前实验、互动参与式学习、课后实验和课程总结六个方面,构建了课程思政教育成效指标体系,并进行了量化评价和结果分析;
[摘 要]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和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部分。以南京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为例,介绍了其课程目标内容、课程评价依据与考核方式、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情况与持续改进措施。该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基于OBE理念,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同时体现了学生个体成绩的差异,不受不同课程目标评价依据
[摘 要] 随着国际化口腔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各大高等院校都在探索满足国际化竞争需求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据调研,大多数高校口腔医学毕业生虽在医学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中表现良好,但其跨文化综合能力仍须提高。因此,在江西×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口腔专业开展双语教学,从双语教学支撑体系、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双语教学实践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整体性的相关探索与实践,旨在探索培养社会需要的国际化口
[摘 要] 我国的关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迫在眉睫,信创领域的创新人才缺口问题较为突出,供给短缺问题亟须解决。为破解人才缺口问题,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加以解决。面向信创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以构建产教融合育人体系为目标,打造“三三三”立体式育人体系,构建校内外深度融合的多元教学模式,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制定“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进而形成一套稳定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
[摘 要] 专业学位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在适应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对人才需求多样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响应国家当前对高质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倡导,区域型高等本科院校立足自身所处的实际情境,积极探索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了围绕国家战略导向、响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在实践基地建设中,积极寻求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突
[摘 要] 从校园暴力视角探讨赣南地区初中生的暴力暴露现状及特点。采用简单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江西省赣南地区的三所中学共2 423名初中生,通过暴力暴露问卷评估青少年的暴力暴露水平,分析其在不同性别、生源地、家庭、年级等变量方面的分布及差异情况。调查发现,在暴力暴露得分方面,不同性别、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类型的初中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p>0
[摘 要] 旨在探讨西藏自治区小学英语教师的跨学科素养现状及其提升策略。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该地区教师跨学科素养整体水平较低,面临着教师培养机制不足、教学资源欠缺和跨学科教学方法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整合利用跨学科教学资源和研究应用跨学科教学策略等提升措施。此外,研究指出,样本规模、调查工具和数据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建议未来研究时扩大样本量,采用多元化研究
[摘 要] 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调查包头医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体系的建立及“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途径,以期为包头医学院建设一支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能指导专业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医疗卫生事业
[摘 要]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管理现代化。乡村学校管理现代化是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和乡村学校的内在要求,是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治理的重要内容,对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学校管理改革具有关键作用。乡村学校管理现代化是管理理念、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管理队伍、管理方法五个方面相结合的、系统的、科学的现代化。为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乡村学校管理现代化须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系统观念、扎根本土文化、恪守教师为
[摘 要]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区(City User,CSUE)建设工作是培养和建设高校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互联网的自身特点和高校学生社区建设特点,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统一性,导致大学生社团建设不够健全。基于此背景,以学生社区为
[摘 要] 以当前的“泵与泵站”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剖析,发现了以往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显著问题,如理论过多、实践有限、学生难以准确理解课程定位、前沿技术方法未涵盖等,据此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包括以学代教、进行泵站现场实习等。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将关键环节实施于“泵与泵站”教学工作中,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建立“双导师制”,充分挖掘学生的科研潜力
[摘 要] 传统的“国际私法”课程存在内容多、学时不足,教材案例陈旧、不接地气,思政元素不够,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机械单一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学生能力提升不明显。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课堂改革:一是引入教学案例,让晦涩的理论深入浅出;二是结合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展开教学;三是进行模拟法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法律实务能力;四是加强课程思政,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双语教学;五是改变课程考核方式,让学
[摘 要] 针对“最优控制与状态估计”课程的特点及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融入思政元素、突出工程背景、激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思政元素融入方面,从思想政治素质教学案例设计、科学素养教学案例设计两方面进行;在教学内容优化方面,从工程教学案例设计和引入工程软件两方面开展;在分阶段多元化考核方式改革方面,凸显了不同教学阶段的考核方式和考核重点。改革实践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培
[摘 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过程中,高校依托人才培养优势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课程教学,不仅能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能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提振乡村经济。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基于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实证调研结果,探讨开展乡村创业实践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并从优化教学环境、精准设置课程、校企合作共建、电商生态构建四个方面提出实施路径,旨在多元化地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课程教学,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全面推进
[摘 要] 飞机结构及零部件特征决定了“飞机构造”这门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工程技术性,教学过程中需要完善的实践教学资源做支撑。针对“飞机构造”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自身素养、实践教学方法和资源等方面对“飞机构造”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基于Visual C#和ACCESS数据库平台,开发了飞机零部件三维数字化模型管理系统,实现了飞机零部件的浏览、增
[摘 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来华留学和深造的国际留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国际留学生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来自非英语母语国家的留学生,由于其中文、英文均掌握有限,易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与培养目标相去甚远等。因此,为了让非英语母语留学生更快地适应专业课程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从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师资配备及教学形式上进行较全面的改革
[摘 要] OBE理念,即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核心导向的教育理念。“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建筑结构抗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探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完善
[摘 要] 新农科建设已成为新时代高校农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打破重理论、轻实践思维,促进研教结合,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水平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聚焦“微生物学”教学实践环节,围绕培养掌握现代农业微生物学领域研究进展、适应相关产业发展需求、具有服务农业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通过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改革,整合地方高校、企业优势资源,增设农业微生物领域理论和实践
[摘 要] “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是航空器维修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涵盖人为因素基本理论及模型、人体局限性、差错管理、国内外航空维修法规体系、维修人员/单位/培训机构管理法规文件等内容。基于对课程内容及框架的分析,选取人为差错模型作为研究重点,结合典型的航空事故,构建了以单案例为主、多案例为辅的人为差错模型模块的教学方案。通过改进教学设计及实施,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人为因素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和
[摘 要] 以普通高中健美操课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对新课标背景下的普通高中健美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进行了创新性发展研究。研究认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发展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保障基础、关注融合、培养专长、形成习惯”为目标,围绕目标统领,构建内外结合的“2+X”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创新发展体系,并从内外结合、行动研究和评估调整三个维度提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摘 要] 针对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食品生物技术”实训课程在日常实际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从实训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对实训教学体系进行了全面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实训教学模式,推动了学科的综合发展,改变了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教学现状,不再以单纯的知识获取和应试结果为目标导向,而是通过引导问题解决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内驱动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教学内容切
[摘 要] 在跨域法治人才培养视角下,“国际经济法”教学亟须创新教学模式。国际经济法学具有跨国性、综合性、强理论性和实践性,加上学生跨域法治思维薄弱、跨域法律实务技能欠缺,导致教学存在湾区特色教学内容难融入、学生跨域法治素养难形塑、跨域法治思维难培养、跨域法律实务技能难提升等问题。为此,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跨域法律体系、跨域法治素养、跨域法治思维、跨域法律实践能力四个维度,构建“四位一体”教学模
[摘 要] 如何聚焦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基本功和创新能力,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广大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以“弹性力学”课程思政建设为例,进行了教学交流与经验分享。以课程思政为引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促进三者的整合,以实现弹性力学学科育人各
[摘 要] “隧道工程”作为土木工程学院城市地下工程方向以及桥梁与隧道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上存在许多不足,课程安排越来越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分析“隧道工程”教学的不足,以桐梓隧道为工程背景,将课程与数值模拟软件相结合,提出采用“一课一师一辅导”的教学模式以及增加小学期课程的方式,对“隧道工程”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做出了补充完善,旨在提高“隧道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增长,生物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从生物安全法教育与植物虫害检疫学的关系出发,探讨生物安全法教育融入“植物虫害检疫”课程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将生物安全法教育融入“植物虫害检疫”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和专业素养,推动植物虫害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高校“植物虫害检疫学”课程中,通过调整课程内容设置、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摘 要] 通过融合OBE理念与混合式教学,契合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基于中医理论、中药应用,结合现阶段对食疗药膳的养生诉求,通过分析“食疗本草与养生”课程教学现状,顺应通识教育核心课创新建设革新的发展走向,对课程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与建设。采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构建了“三阶+四化+三省”的混合教学模式过程教学实践及循环改进提升的优化建设路径,旨在培养学生中医药观念和养生理念,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完
[摘 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于加强新时代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已有产教融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探讨ESG在实现产业链、人才链和教育链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当前面临ESG的产业需求大、人才短缺和教育匮乏的三重困境,以嵌入ESG的人才培养改革为抓手,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课程体系设计和专业体系设计等四个维度展开进一步探索,
[摘 要] 为了探索基于学情分析的课程思政融入方法,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临床检验基础”为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训为出发点,结合专业特质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旨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严谨求实的职业素养和吃苦耐劳的职业态度,凝练形成“仁爱、严谨、防护、勤恳”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基于学情分析,从模拟工作岗位、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构建典型临床案例、结合职业场景四个方面深入融入了思想
[摘 要] 通识教育课程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天然沃土,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课程思政中极其重要的主线内容。以“中国民乐文化”通识选修课程为例,采用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精选课程教学内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改革创新课程评价等方式,在轻松生动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艺术审美品位。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及多轮次教学实践,探索出一条
[摘 要] 近几年,创新创业教育在价值引领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大思政课”格局背景下,让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思政体系,可以为课程思政赋予更丰富的教育元素,也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持。以医工交叉学院为例,从多个视角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途径,通过全面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策略:优化课程体系,丰富创新创业的课程思政元素;整合师资力量,凸显创新创业的课程思政内核;强化过程管理
[摘 要] 实景虚拟现实技术在地质工程现场三维实景再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丰富了高陡岩体工程地质实习的教学方式与内容,形成了“认知—考察—实训—反馈”高度一体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学生可通过高度仿真的三维实景,深入认知地质结构特点;结合数字测量技术,开展地质数据编录;通过分析评价与实验报告等环节,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与探讨地质工程。与传统野外实习相比,虚拟仿真实景实习具有可操作化、可重
[摘 要] 通过SPOC混合式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使其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英语知识与世界对话,准确传播中国文化。SPOC混合式写作教学结合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通过课前准备、课中互动和课后反思等环节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能够有形、有感、有效地
[摘 要] 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融合的难点与突破路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单纯的线上教育模式往往缺乏实践性与互动性,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育模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融合过程中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提出了具体的突破路径,如重构知识、重设情境、构建“学问思辨行结
[摘 要] 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可满足学生多样化、信息化、互助式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为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及思政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此,在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中,探索微视频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灵活、更具互动性及实践性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与技能。
[摘 要] 在外语语言与学科知识教学日益融合的大背景下,CLIL项目化学习集语言实践与专业话题探索于一体,有助于推动学习者认知层次的提升。通过三轮反思性教学实践,探讨了在CLIL项目化学习中,学习者与所探究的问题形成认知连接的操作性原则,以及基本项目活动的设计框架与实施。基于多轮教学实践对认知连接的反思,提出了问题驱动、言知并行与成果导向三个基本操作性原则,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各阶段的主要学习活动,为
[摘 要] 常态化在线教育正逐渐向高质量方向转变,在线教学模式逐渐与具体课程相结合,但已有研究大多忽视了具体课程的学情基础。在线教学应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统筹设计。以学情分析为基础,对“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进行差异化的教学设计,自建“中医药+思政+管理”在线课程资源,采用“六有课堂”在线教学模式,提升在线教学质量。通过对在校生进行在线教育质量的IPA问卷调查,结
[摘 要]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当今时代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基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环境微生物学”的教学实践经验,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各教学环节探讨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有效路径,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提高及课程考核评价四大模块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旨在全方位提升“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
[摘 要] 随着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性与跨学科性的日益凸显,相关专业探讨进入新议程,引发了更多的关注。高校迫切须要深入挖掘专业要求,探寻跨学科思想资源,培养兼具大国担当与人文关怀的青少年,深化汉语言文学教育改革。为此,以互动教育模式概述为切入点,简要阐述了跨学科视角下汉语言文学互动教育模式面临的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混乱、考核形式陈旧、教师队伍不足等挑战;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互动教育,以期为相关教育
[摘 要] 以提出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反认知战建设方向为目的展开研究。对21世纪以来,西方主要认知战战略的成败和原因展开对比研究,发现使西方认知战无效的决定性因素是建立有力的认知对抗战略。并指出,西方认知战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认知对抗卓有成效。然后,重点分析了高校课程思政在认知对抗中应扮演的角色,并提出了几种针对反认知战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建设路径,即培养明辨是非的辩
[摘 要]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健全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都在积极探索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和途径。结合十余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培养中的经验,从思想政治教育、因材施教、野外工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地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初
[摘 要] 仲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典型代表,凝聚了“仁、和、精、诚”等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与育人意义,是高校实施“三全育人”工作的宝贵资源。通过分析仲景文化内涵及其融入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必要性,归纳总结了当下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同仲景文化结合的现存问题,提出了仲景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创新优化路径,以期构建仲景文化继承与创新机制,进一步丰富仲景精神内涵,守正创新,努力
[摘 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深入推进,高职学生作为未来国家产业大军的主力来源,其信息素养状况和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的有效性显得日益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状况,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让其具备更强的专业核心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以网络学习空间为研究环境,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以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了解了目前职业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并分析了其主要特点;然后结合网络学习空
[摘 要] 基于全人教育观下,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和全面发展的培养,因此,亟须构建专业培养和思政育人的两融体系,以“证券投资”课程为例,首先,明确两融体系的核心目标:一是服务,即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是将专业培养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包括课程认知、课堂教学、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四个阶段;三是课堂教学是两融体系的主阵地,具体落实可采用“双五环”教学模式,即:教师的“教五
[摘 要]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须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民主教育功能、提高大学生的民主教育实效,破除西方民主迷思、坚定大学生的民主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刻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要义,着力讲清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特色和显著优势。要从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