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选择河北省黄骅市中度盐碱土区布置夏播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田间试验,共设平播(对照)、平播覆膜、垄作及垄作覆膜4个处理,研究垄作和覆膜对土壤水盐运移和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平播方式相比,平播覆膜处理对土壤水盐运移和大豆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垄作处理能显著改变土壤水盐分布,特别是大豆生长中后期降雨量开始减少后,垄作定植沟会产生叠加集雨效果,显著提高大豆生长中
摘要:为了提高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子活力以增强种子萌发和幼苗阶段的抗逆性,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对不同微量元素组合间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对油菜种子活力提升效果最佳的元素组合,并进一步验证了该组合对不同油菜品种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e(5.0 mg/L)、B(5.0 mg/L)、Zn(100.0 mg/L)、Mo(1.0 mg/L)对油菜种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
摘要:以气温和降水量作为气候变化的2个因素,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基于2001—2020年气温、降水量及水稻产量数据,使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分析气温与降水量2个因素对水稻产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1—2020年,安徽省各市水稻年平均产量在时间上出现持续波动的现象,在空间上也存在特定的集聚现象;安徽省西北部地区气温、降水量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其中蚌埠市正相关关系最为显著;在安徽
摘要:在中轻度Cd污染区域开展大田试验,探索不同用量的硅基叶面阻控剂对土壤有效Cd、水稻(Oryza sativa L.)不同器官Cd含量及Cd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阻控剂不能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但能调控Cd在水稻器官中的转运与富集,与不施叶面阻控剂对照相比,水稻根、茎、叶与稻米中Cd含量分别降低13.06%~27.03%、17.39%~36.96%、14.89%~42.55%、11.11%
摘要:采用日降雨量、DEM、土壤类型、泥沙含量及多期NDVI等数据,基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地理探测器,研究了国家生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前后近41年延河甘谷驿流域土壤侵蚀动态与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80—2020年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总体呈波动变化趋势,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平均侵蚀模数分别为6 746.30、5 740.28、6 389.56
摘要:基于环塔里木经济带1990年、2005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时空变化,并在地理探测器工具的支撑下探究环塔里木经济带ESV的空间分异机制。结果表明,1990—2020年,研究区草地、水域和林地面积均减少,建设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均增加;从外围山地向中部盆地,ESV存在明显的波动式递减现象;ESV冷热点呈“外部呈环状热点散布、内部呈片
摘要:为了解新疆艾丁湖地区中可培养好氧嗜盐细菌的多样性及抗辐射相关特征,以去除盐组分的R2A为基础培养基,在NaCl浓度为50~300 g/L范围内对艾丁湖地区湖边滩涂沉积物和湖周盐碱地中可培养好氧嗜盐细菌进行分离。结果表明,经16S rRNA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共得到80株好氧嗜盐细菌。湖周盐碱地的可培养好氧嗜盐细菌数量显著高于湖边滩涂沉积物,物种丰富度也显著高于湖边滩涂沉积物;其中,中度嗜
摘要:微塑料是尺寸小于 5 mm的塑料颗粒,在土壤中数量多且持久性强,引发了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微塑料会通过根部或叶片进入作物体内,会对作物不同生长阶段产生影响。总结了现有研究中微塑料进入作物体内的途径及作物体内微塑料的检测方法,并探讨了不同微塑料对作物发芽率、生物量、光合作用、氧化应激系统、营养物质、基因表达等的影响,发现微塑料对作物的影响因微塑料特性、作物种类和环境因素而异。在某些试验条件下,
摘要:为摸清福建省武平县黄金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的气候品质特征,利用武平县2012—2021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查阅文献和专家经验法明确影响黄金百香果品质的气象关键期和关键因子,构建品质气候适宜度指标和气象灾害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加权集成法建立黄金百香果气候品质评估模型,得出气候品质评估指数,划分气候品质等级并开展评估,最后将黄金百香果气候品质
摘要:研究聚焦郑州大都市区1980—2020年“三生”功能的演化特征,以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为依据,采用GIS空间探索性分析法测度郑州大都市区“三生”功能特征,并分类提出优化调控策略。结果表明,郑州大都市区的生产和生态功能持续下降,以郑州主城区为中心的生活功能则快速扩张;都市区生产功能持续东移,生活功能不断聚集在各地市建成区周边,生态功能集中在西部山区和黄河沿线,呈分散和破碎化趋势;郑州大都市区“三生
摘要:在室内条件[温度(28±1) ℃,相对湿度70%±7%,光照周期16 h(L)∶8 h(D)]下,测定不同雌雄成虫密度(雌∶雄=1∶1、2∶2、3∶3和4∶4)和不同性比(头/盒)(雌∶雄=1∶0、1∶2、1∶3、1∶4、2∶1、3∶1、3∶2和4∶1)对捕食性天敌红彩瑞猎蝽(Rhynocoris fuscipes Fabricius)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孵化率、寿命和子代雌雄性比的影
摘要:利用自制环境友好型简易害虫诱捕器,研究不同颜色组合粘虫板对皖南茶园主要刺吸式害虫的诱捕效果及其环境安全性。结果表明,5种颜色组合以金黄-橘红色和金黄-正红色对茶园刺吸式害虫的诱捕效果相对较好,其诱集数量分别为105.6头/盏和102.4头/盏。以金黄-橘红色、土黄-正红色和橙黄-正红色对益虫的诱集数量较小,分别为16.2、19.4、17.4头/盏,诱集益害比分别为0.15、0.20和0.18
摘要:为了比较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和部分本地螺种耐旱能力的差异,探究福寿螺成功入侵的机制,测定了不同干旱时长下成年以及幼年的福寿螺、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sis)和梨形环棱螺(Sinotaia quadrata)的存活率,并分析了干旱胁迫对3种螺体内自由水、结合水和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的存活率远高于梨形环棱螺;中
摘要:采用平板抑菌法结合盆栽防治试验测定化橘红(Citri grandis Exocarpium)挥发油对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斑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的抑制活性。通过显微观察病原菌菌丝体的形态及测定挥发油处理病原菌菌丝体后处理液的电导率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情况,探究化橘红挥发油的抑菌机理。平板抑菌结果表明,化橘红挥
摘要:通过对云南大叶种鲜叶进行不同光质萎凋处理,以找出最优加工工艺,为进一步研究大叶种白茶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大叶种长叶白毫为试验对象,采用蓝光和黄光2种光质萎凋,对茶样进行感官品质、生化成分以及香气成分的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种光质处理后,感官审评总分均高于对照(室内自然凋萎),综合分数从高到低分别为黄光、蓝光、对照,得分分别为92.5、91.8、89.2。经过2种光质处理的茶叶感官品质优
摘要:对4种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进行越冬耐寒性比较试验,比较越冬前后叶片所受冻害程度,测定越冬前后各叶片的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叶片中色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经过自然低温后,小果润楠(Machilus microcarpa)受冻害程度最轻,能够成功越冬,而宜昌润楠(Machilus ichangensis)
摘要:为提高蓝莓果实品质,延长采后贮藏期,以蓝莓品种奥尼尔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无机钙和有机螯合钙对蓝莓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明确蓝莓叶面喷施钙肥的种类、浓度及时期。结果表明,幼果期+转色期+成熟期叶面喷钙处理,果实成熟时硬度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相比对照(喷施清水),不同钙处理均增加了果实单果重,降低采后失重率。采后贮藏8 d,0.9 g/L EDTA螯合钙处理的蓝莓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对照,
摘要:以13个代表性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为试材,利用电导率法、Logistic方程研究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以期评价牡丹种质资源的耐热性。结果表明,在逐步高温处理过程中,13个牡丹品种的细胞伤害率呈典型的S形曲线增长趋势,经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13个牡丹品种的LT50为51.31~59.73 ℃,其中B24的LT50最高,为59.7
摘要:采用云南茄衣品种云雪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9种封顶期和留叶数处理,研究打顶期和留叶数对雪茄烟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和芒市遮放镇两地种植的云雪1号在打顶时间相同时整体上均为留叶数18片处理的经济性状表现更佳。在留叶数相同时,芒市遮放镇在选择中心花开放50%打顶表现出的经济性状更佳,潞江镇则为中心花开放10%打顶表现出的经济性状更佳。互作分析显示,留叶数对茄
摘要:以金果榄(Tinosporae Radix)基原植物青牛胆[Tinospora sagittata (Oliv.) Gagnep.]实生种子进行大棚育苗,并检测一、二年生金果榄种苗的农艺性状及二年生金果榄种苗干燥块根的古伦宾含量。对一年生金果榄种苗喷施MS营养液,检测其农艺性状并分析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金果榄种苗株高、主根长、块根随种植时间呈增长趋势,二年生苗叶片数在6—7月无明显
摘要:选取河南省孟津县乔庄村、卫坡村、石碑凹村、大阳河村、横水村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从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生态环境状况三方面选取21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数据,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及得分,评价孟津县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结果表明,人文景观资源(0.402 7)权重最高,生态环境状况(0.367 3)次之,自然景观资源(0.230 0)最低。孟津县传统村落景观资源
摘要:为研究鸡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及血清抗体稳定性,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测定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免疫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及经室温、4 ℃、-20 ℃、-80 ℃反复冻融和加热等不同方式处理的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试验鸡于1日龄和21日龄用灭活疫苗免疫两次后,在第二次免疫后14 d新城疫抗体平均效价达到8.1 log2,35 d达到最高值为8.9 lo
摘要:为探讨藻蓝蛋白(CPC)对小鼠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将ICR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模型组(Mod)、空白敷料组(BD)、藻蓝蛋白敷料组(CPC TDD)和藻蓝蛋白敷料+藻蓝蛋白腹腔注射组(CPC+ip.)5个处理组进行小鼠烫伤试验。结果表明,CPC TDD组和CPC+ip.组伤口愈合时间最短,可以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TNF
摘要:研究不同浓度(12.5、25.0、50.0、100.0、200.0 μg/mL)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多糖(GP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探讨GPP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中性红法、Griess法、CCK8法、ELISA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殖、细胞因子(NO、LDH、T
摘要:为有效预防和治疗藏仔猪腹泻,采用PCR和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对西藏林芝市舍饲藏仔猪分离的102株腹泻源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毒力基因、粘附因子基因和耐药性进行检测。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和菌毛粘附因子基因检测结果表明,检出率最高的菌毛粘附因子基因是F18(45.10%),其次是F4(15.69%),所有菌株均未检出F41基因;102株菌株中有37株菌株未检出菌毛粘
摘要:为提高再造烟叶的物理性能,使用2种纳米纤维素(纤维素纳米晶须CNC和纤维素纳米纤丝CNF)替代部分木桨纤维,比较其对再造烟叶松厚度、抗张强度的影响,选择添加效果较好的纤维素纤丝,然后考察其不同添加量对再造烟叶松厚度、抗张强度、热解性能的影响,最后研究纳米纤维素的添加对再造烟叶主流烟气粒相物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木浆纤维添加量下,添加CNF对再造烟叶抗张强度的提升效果强于CNC,且两者的
摘要:以魔芋精粉、卡拉胶、富硒绿茶、白砂糖、赤藓糖醇等为主要原料,制作富硒魔芋茶冻。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魔芋精粉与卡拉胶比例、复合果冻粉用量、复合甜味剂用量、柠檬酸用量、绿茶茶汤用量对富硒魔芋茶冻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富硒魔芋茶冻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富硒魔芋茶冻的最佳配方为魔芋精粉与卡拉胶比例1.0∶1.0,复合果冻粉用量0.8 g,复合甜味剂用量16 g,柠檬酸用量0
摘要:为探究烟草源微生物单菌发酵对雪茄烟叶挥发性致香成分的影响,采用GC-MS检测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ZLX10发酵雪茄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筛选差异致香成分,并与感官评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ROAV值变化,明确ZLX10提升雪茄烟叶感官品质的关键致香成分。结果表明, ZLX10发酵雪茄烟叶后,香气总量和大多数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均显著提高,共筛选得到15种差异中性致香
摘要:为了测定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2个发展规模较大的黄精种植基地中不同年份多花黄精生品、炮制品的多糖和重金属含量及对应种植环境中土壤重金属含量,采集10份不同年份多花黄精生品和10份土壤样品,根据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对多花黄精生药进行炮制处理,并采用硫酸-蒽酮法对炮制品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多花黄精及对应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多花黄精生
摘要:建立一种三七中9种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筛查与确证方法,快速筛查三七中9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伏马菌素B1、伏马菌素B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的残留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Kinetex C18(100 mm×2.1 mm,2.6 μm),以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甲醇水
摘要:以紫阳群体种1芽1叶(以下简称叶)为原料,研究紫阳群体种鲜叶萎凋过程中生化成分变化情况,在温度20~25 ℃、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进行室内自然萎凋,摊叶厚度2~3 cm,分别在萎凋0、8、10、12、14、16、18、20 h时取样并微波固样,磨碎测定其生化成分含量。紫阳群体种鲜叶萎凋过程中萎凋叶水浸出物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不同萎凋时间其含量差异不显著;萎凋叶茶多酚含量先下降
摘要:针对农田异常区域分割问题,采用特征融合跳跃连接模块和全局-局部注意力模块改进UNet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农田异常区域实时分割网络,实现了对多种农田异常区域的精细分割。结果表明,农田生长异常区域实时分割模型的平均交并比(MIoU)明显优于其他模型,平均交并比为41.24%;相较于使用UNet作为基线的模型,虽然本研究模型的参数量略有增加,但农田分割效果明显提升,MIoU提高了4.16个百分点;
摘要:为提高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的工程实际应用,基于不同碱激发剂(生石灰粉)掺量(5%、8%、10%)和不同粉煤灰掺量(10%、15%、25%)的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对不同龄期(7、28、56 d)的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石灰粉掺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的7 d抗压强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28 d和56 d龄期时,粉煤灰掺量为15%
摘要:针对现有丘陵山地翻耕作业机具姿态调整系统在复杂作业工况下调整和控制精度不高,导致机具作业稳定性和作业安全性较差的问题,基于机具横向姿态调整系统,利用模糊PID控制算法设计出一套适用于丘陵山地翻耕作业的机具姿态调整系统。以常规PID控制算法为对照,在姿态调整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基础上,通过MATLAB对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常规PID控制算法的机具横向姿态调整时间为4.5 s,横向姿态角的超调
摘要:为探究饲喂基础日粮(CON)和含5.0%益生菌发酵饲料(PFF)2种日粮条件下蛋鸡回肠内容物代谢物差异,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和非靶向代谢组学相结合的方法,检测2种日粮条件下蛋鸡回肠中代谢产物,通过差异代谢物筛选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蛋鸡回肠中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PFF组中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胆汁酸含量显著降低,异亮氨酸-亮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苯
摘要:为了建立水禽细小病毒(WPV)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序列比对结果在水禽细小病毒NS基因SF3保守区域内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通用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扩增效率(E)为90.0%,相关系数(R2)=0.99,标准曲线方程为y=-3.607x+38.77;除WPV出现S形扩增曲线外,新城疫病毒(NDV)、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 AIV)、鸭坦布苏病毒(DTMUV)、
摘要:中共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农业科技快速进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在体系建设和效能提升方面仍存在整体效能不足、低水平重复、转化率偏低等问题。通过借鉴全国部分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主要做法,从职责定位、协同模式、学科设置、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效能;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
摘要:将辽宁省作为研究区域选取算例,基于全渠道背景建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及相应的21个二级指标,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风险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出全渠道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的综合评价得分。结果表明,全渠道模式下辽宁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趋近于较高风险;风险排序最高的是质量风险,最低的是环境风险;各指标层中的企业基因差异、冷链物流技术、信息安全保护
摘要:基于2011—2019年全国1 081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定量分析电子商务对县域消费的总体性影响,并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使得县域消费增长1.6%;该政策的消费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西部明显强于中部、东部,对西部县域消费的促进作用达5%;机制检验表明该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信息匹配效率和生产效率
摘要:选取山东省五大区域1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区域,从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数字乡村发展环境、乡村数字化应用和农业数字化生产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Kernel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和障碍度模型,分别对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1年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呈逐步提升的态势,但鲁东、鲁西南地区出现极化现象
摘要: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视角,将脱贫户脱贫风险的动态识别指标进行整合,并从识别规模和识别精准度两个方面考察其识别绩效,并选取脱贫攻坚中成果突出的村庄展开微观调查,运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可持续生计水平越低,则脱贫户返贫风险越高,反之则越低;脱贫户路径依赖性越强,则脱贫户返贫风险越高,反之则越低;利用可持续生计和返贫风险两维度指标,返贫风险越大,则脱贫户纳入识别绩效(程度、规模)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