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高校组织高水平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基地。该文以2018—2022年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为依据,在分析陕西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开放实验、毕业设计和竞赛获奖等学生为参与主体的视角,对陕西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效益进行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提升建设效益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对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管理者
摘 要:技术技能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奋斗精神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奋斗精神作为一种主体意识和心理活动,其培育过程将受到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呈现出复杂的运行机制和作用关系。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应基于奋斗精神培育的影响因素组成结构分析,建立心理学视域下的奋斗精神培育形成机制理论模型,并深入剖析奋斗精神培育的内部、外部以及内外耦合形成机制,及其三者
摘 要:随着数字经济与国际贸易业务的深度融合,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正在发生变化,高校国际贸易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更新尤为迫切。该文在复合型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目标下,以国际贸易规则与管理实践课程为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引入更多跨境电子商务、跨境数据流动等数字贸易相关的规则与实践知识,重新设计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体系。同时,基于OBE教育理念,依托合作企业单位,对学生在跨境电子商务方面进行拓展实训,全面提升学
摘 要:材料力学是理工科院校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高校培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新时代给我国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材料力学课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基于过去十多年教学经历,该文在教学内容、精确教学、项目式课程、多元化考核和课程思政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和措施,希望更好地培养学生富有层次感的力学思维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阶梯式力学思维;项目式课程;多元化考核;课程思
摘 要:为提升结构物静动态实验技术课程的学术水平,课题组对标新工科人才培养标准,以建设高水平国际化课程为目标,明确课程目标及方向,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制定一系列具象的实施方案,使学生收获教材以外的高水平课程知识,具备国际化视野,同时使学生逐步由被动听课、被课程吸引,到主动参与、主动查阅、主动交流讨论、进行深入思考研究的进阶过程。 关键词:结构物静动态实验技术;新工科;高水平国际化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该文从国内研究生质量培养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美国、日本和德国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的成功案例,提出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面积极参与的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首先,加大政府主导的产学研纵向项目资金投入,完善制度保障;其次,构建基于横向项目的校企合作统一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双方资源的最优化;最后,高校自主建立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机制,积极引导研究生与企业合作创新。 关
摘 要: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注重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全过程学业评价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青岛理工大学钢结构设计课程作为首批国家一流课程,一直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前列。作为工科结构设计类课程,为加强学生对钢结构的整体认识,夯实基础知识,课程组近年来持续调整学习过程评价与期末考核形式,并优化评价体系。近年来,改革成果在课堂教学氛围改善、学生知识体系建立等方面效果渐显,形成“理论、实践、虚拟”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历史使命,如何紧紧抓住新工科专业中关键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环节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润物无声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课程思政建设至关重要。RFID技术是新工科特色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必修课程,这类课程思政的建设更具有典型性和示范作用。该文在分析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物联网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为例,给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
摘 要:该文立足于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向智能建造发展过程中,高阶选修课程所面临的挑战与要求,以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结构力学(下)为例,介绍项目化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以工程案例为载体,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促进理论知识与工程案例的融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融合;同时改进考核方式,增加案例分析的分值在综合考评成绩中的占比。实践证明,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和新的考核方式,能够更加系
摘 要:针对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与专业思政融合不够的问题,以专业思政建设为统领,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保障,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深度融合。打造专业思政工作坊。以国家级一流课程机械设计课程思政建设为例,阐述与专业和课程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挖掘,专业思政案例库构建,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探索。该研究为“四新”背景下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应用实践。 关键词:专业思
摘 要:烟草栽培学是烟草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至关重要。课程开设于1938年,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字课程和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课程更加突出学生中心地位,直面课堂教育与课程思政难融入、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难同步、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难结合和评价单一与持续改进难闭环问题,充分发挥课程团队长期校企研合作积淀,深入挖掘科研项目合作过程中软硬件资源
摘 要:飞行技术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高技术应用型专业,其主要任务是为航空运输业培养飞行员。对于飞行技术专业学员来说飞行原理2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课名,导致该课程教授的内容边界模糊,同等院校的培养方案各异,进而导致该课程的授课目的不明确,取得的效果也不同。该文提出将飞行原理2命名为飞行操纵理论与技术课程的提议,将课程的重点从飞机飞行原理转变到飞行操纵理论上,从飞机飞行力学基础到飞行操纵技术理论
摘 要:围绕新工科背景下控制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展开研究。通过对控制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综合的教学改革方案,包括融入课程思政、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以及深化实践基地合作模式。在实施阶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教学效果评估,为教学改革的持续优化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工科;控制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摘 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风起云涌,科技水平日新月异,交叉学科如雨后春笋,势不可挡地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板块。如何培养适合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计算电磁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这个方向的一大教育难点和焦点。该文聚焦于能力和方法,系统阐述计算电磁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对一些难点问题也提出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计算电磁学;学科交叉;创新能力;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
摘 要:课程思政教育是应对科研功利化和学术不端的有效策略。在专业写作课程中,首先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其融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其次在课程内容上增加科技论文相关的国家规定或国家标准,增加学术不端警示案例,学生在科技论文写作实践中自查自纠,逐步形成“两增一改”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达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一体化育人效果。最后,为期三年(2021—2023)的教学改革实
摘 要:随着“双非”院校研究生人数,特别是专业硕士人数的不断增加,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该文针对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为行业服务的思想,明确为地方和行业输送合格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提出一种地方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促进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实践平台建设方法,同时,构建相应的创新实践人才综合素质考评体系,从不同角度进行量化评价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地方高校
摘 要:课程以新工科建设为指导,立德树人为根本,学生为中心,结合专业特点,借助信息化手段,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实现高分子物理课程的教学创新。通过“三阶次”重构教学内容、多维度融合教学资源、“三段一反”的教学组织形式、“四化多样双反馈”的考核评价机制等开展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采用三维立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摘 要: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今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主要动力,特别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型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双创”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我国创新成效的有效路径,加强“双创”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数智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但学术界针对“双创”教育赋能新质人才的研究相对匮乏。鉴于此,该文旨在
摘 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已成为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知识迭代更新的速度。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背景、理念、教学模式、授课内容和实训平台建设都发生深刻变化,“数智创业”为当前大学生“双创”教育赋予新的使命。该文分析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提出基于递进式训练的“1234”“双创”教育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为高校创新创
摘 要:为深化体教融合,实施“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探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方法和途径。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下高校公共体育改革进行研究。一是构建“课堂教学+课外锻炼+课内外竞赛”的“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探讨解决课内外“两张皮”问题。二是构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育体育心”教
摘 要:民办应用型高校教育现代化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和高质量内涵建设,而且关乎民办应用型高校生存发展的关键诉求、内生动力、发展潜力和适应社会等核心竞争力,是民办应用型高校发展之本。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教育技术、设备等物质的现代化,更是教育管理、人文素质等精神的现代化,但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是中国“本土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有机融合。民办应用型高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办学规律和人的发展规
摘 要:培养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人文类物理课程旨在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优化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实现全面育人,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方向。该文针对文科类物理课程教学难点,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优化创新教学模式。同时结合课程思政协同作用来探索文科类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通过实践验证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建构主义和课程思政协同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极
摘 要:“校企协同育人”是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是为行业企业输送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较强专业技术能力、较高技术革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该文以温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为例,讨论现今地方应用型高校毕业实习与企业实习岗位存在内容与实际脱节、“双师型”教师比例低、实习过程不规范等问题,提出包括利用本科暑假拆分毕业实习为3个阶段的实习方式、学院与企业共同牵头的实习过程评定体系及配套“双师型”培
摘 要:材料工程专业科研实验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和机械加工等相关的实践伦理,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开展材料工程专业科研实验同时对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如实验“三废”、实验安全和伦理意识等一系列工程伦理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提升其专业素养,也让他们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拥有高度责任心,具备良好道德品质。 关键词:材料工程;科研
摘 要:动物生物学一直是许多高校为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之一。其传统教授方式是采用以教材、大纲为基础的线下课堂为主。随着时代的进步,动物学也有很快的发展,有很多的新内容无法同步写入教材,及时地传授给学生。如果仅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授课,会造成学生在认知上的滞后,也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传统动物生物学教学方式有必要实施形式与内容上的课改,即如何将动物学发展中的新内容成功整合到教学内容中,要能
摘 要:基于“目标互动式”教学组织方法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中的人际互动为主要手段,把课堂教学分成“问题情境阶段”“问题探讨阶段”“交流与展示阶段”和“课堂总结阶段”四个模块,并穿插运用“师-生”互动式和“生-生”互动式两种立体化教学方式。既是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理念的创新,又是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路径的创新。 关键词:目标互动式
摘 要:“大思政”教育背景下数学知识、信念、态度、价值和伦理规范的有效统一,是数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的基石。“OBE+CIPP”框架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旨在突出改良型评价框架的发展性功能。通过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等方面的实施,逐步夯实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同时,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导下,大学数学教学模式路径的深度优化还需要社会的建构、伦理的规范以及文化的
摘 要:该课题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科研前沿引领不足,支撑发展驱动不足,且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探索提出一种“教学科研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将教学和科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团队,通过科研活动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在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特别是电子信息类研究生核心课程随机过程、数字信号
摘 要:多学科、多模式、多维度交叉融合是一个处于摸索阶段的创新型教学模式。针对机械类专业跨学科教师团队缺乏、课程易交叉难融合和学生水平一致性差等问题。依托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建立新老教师双向协同,多学科教师同参与、齐出力的跨学科教师培养机制;以人才需求、共建项目为导向,构筑双课堂协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分层化教学和开设开放性实验,形成从群体过渡到个体的渐进式培养体系。为机械类专业“
摘 要:仪器分析课程是高等学校中化学、环境、生物和材料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挖掘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找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契合点,基于“思专融合”理念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教学效果,对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具有积极意义。该文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教学节段为例,对思政案例与教学设计进行介绍。 关键词: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原子吸收光谱法;立德树人
摘 要:依托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以雨课堂为载体,针对工科类研究生课程的特点与现状进行分析。该文从课程开始前、课前预习、课堂教师直播、学生专题案例分析、课后拓展和课程考核等多个教学环节进行线上教学全流程设计的改革与探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性思维能力,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化学电源作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立足于满足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等行业与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研究复合型人才。结合昆明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特色和化学电源课程教学经验,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生培养形式和评教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借助化学电源课程教育改革创新,不仅在教学实践和学生培养上成效显著,也实现“以点带
摘 要: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对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程的新要求,结合实际教学现状进行反思,探究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整合专业课程案例同时扩展教学内容,聚焦知识体系重构的实操性,多样化创新教学的实践路径,并提出一些后续持续改进促进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通力协助等方面的措施和方法,使基础课程的教学适应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满足工科专业的教学需求,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专业课程基础保障,以打造
摘 要:目前,儿科医生紧缺,培养儿科医生的重要基础是儿科本科生的培养,如何满足国家对于儿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大量高质量的儿科医学人才,是摆在儿科医学教育面前的问题。在该文中,结合院系的实际经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讨改进儿科专业本科生教育的相应措施,从思维导图的应用、特色实验课的开设、课程思政的融入、影视作品学习、丰富教学模式和成绩评定6个方面介绍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摘 要:随着高精度地图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自动驾驶等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交通运输行业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在高精度地图背景下,将智能网联和专业课程融合,探索面向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教材改革。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新一代交通运输系统和进化的规律,针对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可以从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引入与网联交通相关的科技论文及重构
摘 要:该文探讨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分析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现状,进而提出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旨在促进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职业发展。该文认为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包含信息获取与评估能力、数字工具及技术应用能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以及数字安全与道德意识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存在教师技术能力层次不齐、数字技术应用不够充分、更新意识薄弱、数字安全意识不够强、个人学习和探
摘 要:当前,全国开设有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医学类院校仍不多,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目标,对具有医学知识背景的大数据管理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如何相应地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迫在眉睫。针对该情况,研究首先分析国家大数据战略,并在梳理目前医学类院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开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右江民族医学院的特点,在专业申报、专业特色和专业师资等方面开展探索,并尝试构建该专业培养目标、
摘 要:该文基于智能建造发展的需要,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提出“专业集群—学生—实践”耦合的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该模式实施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设计模式、实施路径进行研究。通过对该模式的实践运用,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智能建造专业人才的目标。该文还分析该模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进一步完善该模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智能建造;专业集群;学生;实践;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摘 要:新工科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该文以与多种产业密切相关的材料类专业生产实习为对象,以立德树人为引领,融入专业思政,探索“以产明学,以产促学,以产评学”的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模式,旨在积极应变顺势,培养知识、能力和价值素养全面过硬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新工科;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专业思政;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 要:汉语言文学(师范)三台班是台州学院三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之一,旨在培养一批思想敏锐、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生。近年来,汉语言文学(师范)三台班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逐渐凸显出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师资优势趋向弱化、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从师生双向、“文质”两端优化培养方案;从权责化分工、高水平配置彰显师资优势;以滚动式管理、精细化管理完善运行机制;以
摘 要:该文以新工科背景为基础,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不足,探索课程思政价值图谱构建及实践路径。围绕新工科课程思政价值内涵,提出从课程体系角度构建课程思政价值图谱,并明确不同培养阶段的价值重点。然后,通过多维度实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体系探索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提出从强化顶层设计、以价值引领为导向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体系构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明确课程思政目的和任务、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评估和
摘 要:党的建设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高校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确保党的旗帜在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一线高高飘扬,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通过对比高校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岗位党建和业务工作特点,指出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内涵及辩证关系,深入分析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制度规范、领导责任、队伍建设三个层面探究高校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校;党建;业务;融
摘 要:协同论认为,协同工作能促进复杂系统独立存在的子系统由无序转向规律和高效。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在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主体认知参差不齐、沟通协作不够、支持保障不足等现实困境。基于协同论的启示,进一步从“内化目标、增强共识”“提升能力加强协作”“建立机制、做好保障”三方面优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主体;协同论;协同育人 中图分
摘 要:当代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浩瀚历史长河中的关键时刻,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全面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理论力学作为理工科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受众面广泛,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该文介绍理论力学的课程特点以及思政教育的培养模式,通过实施效果分析,对课程思政的融入点以及融入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